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VIP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20=60) 1.梭伦改革的“解负令”反映了改革前 ( ) A.君主制与民主制的矛盾 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C.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D.君主与平民的矛盾 2.梭伦经济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 ①债务问题 ②土地问题 ③就业问题 ④海外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   ) A.颁布了“解负令”        B.确立了财产等级制度 C.废除“六一汉”制度       D.恢复了长老会议制度 4.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 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 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 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5.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政治的是(    ) A.庇西特拉图     B.克利斯提尼  C.梭伦    D.伯利克里 6.管仲改革中“相地而衰征”的实质是 ( ) A.封建地租剥削 B.承认土地私有 C.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D.确立封建制度 7.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 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        D.新兴地主与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8.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确立封建制,摧毁奴隶制的需要 C.阶级斗争尖锐           D.要称雄天下的欲望 9.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放到农业生产上  B.奖励农民从耕织中求功名 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    D.满足秦国兼并战争的需要 10.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汉朝 11.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12.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13.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推行青苗法 B.实行募役法 C.颁行农田水利法 D.推行免役法 14.帝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材料中的“帝”是 ( ) A.秦孝公 B.孝文帝 C.宋仁宗 D.宋神宗 15.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16.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 ) 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17.德国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 A.天主教会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B.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的政治主张 C.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试验 D.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压榨 18.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19.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下列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灵魂得救取决于表面礼仪?? B.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 C.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 D.以自律代替了他律 20.穆罕默德.阿里为消除马木路克和长老阶层对政权的威胁,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 ) A.武力镇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