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维生素
6.维生素 6.1概述 一、维生素的概念 维生素是一类维持正常机体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所必需,但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二、维生素的特点 均以维生素原(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μg)计算。 体内维生素缺乏会导致相应的缺乏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但如果维生素使用不当或长期过量服用,也可出现中毒症状。 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较低,许多维生素稳定性差,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常常损失较大。因此,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品中的维生素,避免其损失或与食品中其他组分间发生反应。 三、维生素缺乏的原因 食物中维生素供给量不足,机体摄入不够,如膳食调配不合理或偏食,食物加工、贮存和烹饪方法不科学等; 机体吸收功能障碍,如长期腹泻、肝胆系统疾病等; 机体需要量增加 生理性需要量增加常见于生长期儿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重体力劳动者 病理性需要量增加则见于长期高热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如长期服用抗菌药,能使消化道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引起由肠道细菌合成的VK,B6、泛酸、叶酸等维生素缺乏 有些药物是维生素的拮抗剂,如抗肿瘤化疗时用叶酸拮抗剂、治疗结核病的烟酰胺拮抗。 其他特异性缺陷可引起维生素缺乏 缺乏内因子会影响B12的吸收 慢性肝病可影响VD的羟化,导致活性VD不足 不晒太阳可影响胆固醇的转化,导致VD的缺乏。 四、维生素的研究历史 第一阶段用特定食物治疗某些疾病 古希腊、罗马和阿拉伯人发现,在膳食中添加动物肝脏可治疗夜盲症。 16世纪和18世纪,人们发现橘子和柠檬可治疗坏血病。 1882年日本的Takaki将军观察到许多船员发生的脚气病与摄食大米有关。当在膳食中添加肉、面包和蔬菜后,发病人数大大减少。 第二阶段用动物诱发缺乏病 1887年,荷兰医生Eijikman观察到给小鸡饲喂精米会出现类似于人的脚气病的多发性神经炎;若补充糙米或米糠可预防这种疾病。 Boas发现饲喂卵白的大鼠发生一种严重皮炎、脱毛和神经肌肉机能异常的综合症,用肝脏可治疗这种病。 1907年,Holst和Frohlich报道了实验诱发的豚鼠坏血病。 第三阶段 人和动物必需营养因子的发现 1881年,Lunin研究发现含有乳蛋白、碳水化合物、脂类、食盐和水分的高纯饲粮不能满足动物需要,认为可能与某些未知成分有关。 1912年,Hopkins报道人和动物需要某些必需营养因子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若缺乏会导致疾病。 同年,Funk通过对因日粮而诱发的疾病的研究,成功地分离出抗脚气病因子,命名为“Vitamines”(即与生命有关的胺类),后来改为“Vitamin”。 Hodgkin用X-线晶体学阐明了维生素B12的化学结构而获1964年诺贝尔化学奖。 四、维生素的分类与命名 按发现的历史顺序 在维生素发现早期,因对它们了解甚少,一般以英文字母顺序命名,如维生素A、B、C、D、E等 按其生理和治疗作用命名 如VC称抗坏血病维生素, VA称抗干眼病因子、 V B5称抗癞皮病因子等 按其化学结构命名 如B1硫胺素,因分子结构中含有硫和氨基,称为硫胺素。 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进行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不易分离提纯,不易在体内储存,需随时摄入,摄入过多部分可由尿排出体外,故一般不会发生蓄积枳中毒,水溶性维生素在生物体内多组成酶的辅酶或辅基,起着传递电子、基团或递氢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溶于脂肪或有机溶剂,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在肠道吸收时需要胆汁的帮助,当脂类吸收不良时其吸收量相应减少,甚至出现缺乏病。吸收后的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储存在肝脏,不需每天摄入,摄入过量会引起蓄积性中毒;在生物体内各其独特的生理功能。 脂溶性 维生素A,又名抗干眼病维生素,或视黄醇。 维生素D,又名抗佝偻病维生素,或钙化醇。 维生素E,又名抗不育维生素或生育酚。 维生素K,又名凝血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C族维生素 维生素B1,又名抗脚气病维生素或硫胺素。 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 维生素PP,又名抗癞皮病维生素,即尼克酸和尼克酚胺或烟酸和烟酰胺。 维生素B6,又名抗皮炎维生素,即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 泛酸,又名遍多酸。 生物素。 叶酸。 维生素B12,又名抗恶性贫血维生素或钴胺素。 以上8种维生素,再加上对氨基苯甲酸、胆碱及肌醇,总称为维生素B混合体。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 6.2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1.定义 维生素A,称抗干眼病维生素,是一类由20个碳构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码摄像机-松下-AJ-D965MC说明书.pdf VIP
- 2024年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聚焦四个方面”对照检查材料范文2篇.docx VIP
- 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的推动.pptx VIP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docx
- 软件的项目可行性的研究的报告编写.ppt VIP
- 一种用于处理高硫高砷金矿的提金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ppt.pptx VIP
-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整合诊治指南(2022精简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一种澳洲坚果种质热敏感等级的精准诊断及其缓解新梢叶片热伤害的方法.pdf VIP
- 全球常见传染病防控概述.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