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护理安全隐患..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安全隐患 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  1、同病室的人交叉发药错发   防范措施:   ⑴严格三查七对,发药时叫病人至答应为止。   ⑵不得一次拿两个以上药杯进病房给病人,须将药车推至病床旁一对一发放。   ⑶每个药袋上面须注明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不得遗漏。 ⑷口服药应由双人核对后由其中一人发放。 (5)口服药要做到发药看服到口。   2、药物剂量有误   防范措施:   ⑴有的一种药物两种剂量,要核对清楚,心中有数。   ⑵核对药物时要认真,避免边核对边说笑,禁忌单人核对。   ⑶避免思维定势,个别病人所服药物剂量比常规剂量多或者少,不能按常规量发放。(如开博通每片12.5mg,有些患者服6.25mg,不能按常规给予一片。)   ⑷有些药物剂量发生改变时,护士应及时知晓,提起注意。   3、漏发(多为病人不在)   防范措施:   ⑴病人未在时发放有您的口服药卡片。   ⑵病人回房时及时发放。   ⑶如本班未发放则严格向下一班交班。   4、药品失效   防范措施:   ⑴发药前检查药物的有效期。   ⑵检查片剂药品有无变色、变质。   ⑶检查水剂、油剂有无混浊、沉淀、变色。   5、发药后未及时服用   防范措施:   ⑴向患者讲解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⑵发药后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待患者服药后方可离开。   ⑶下次发药前检查患者是否已经服药。   6、服药方法不正确   防范措施:   ⑴向患者讲解服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 ⑵护士发药时要正确指导患者并服药到口。 肌肉注射易出现的问题   1、注射部位不当   防范措施:   ⑴协助病人取正确体位。   ⑵准确选择注射部位。   ⑶对于体型消瘦的病人进针不宜过深。   ⑷小儿应选择臀小肌注射。   2、注射部位出血   防范措施:   ⑴注射时应避开大血管。   ⑵推注药液前抽吸有无回血。   ⑶注射后按压注射部位时间不可过短。   ⑷凝血功能差者按压时间应延长。   3、注射部位硬结   防范措施:   ⑴注射时要避开原有硬结。   ⑵如需长期注射时要多部位交替注射。   ⑶特殊药物要深部注射,如氯丙嗪、油剂、铁剂、硫酸镁等。   ⑷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⑸每日热敷注射部位。   4、注射部位感染   防范措施:   ⑴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不易吸收的药物应深部注射,防止吸收不良引起感染。 ⑶每日热敷过程中需保持清洁。   静脉输液易出现的问题 1、液体配错: 防范措施: ⑴严格查对制度,严格三查八对 ⑵配液要仔细核对药物和液体名称及剂量,避免主观凭印象操作,配置完药液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弃去安瓿并双签名。   ⑶输液及换液前再仔细进行核对。   2、漏输   防范措施:   ⑴认真做好三查八对。   ⑵治疗室液体摆放要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3、输液反应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配液前检查药品及液体有无过期,液体有无混浊及沉淀。瓶身有无裂痕及瓶口有无松动。 ⑶治疗班严格消毒输液用具,使用前检查失效期。 ⑷严格控制配液时间(现用现配)。   ⑸连续性输液超过24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 (6)掌握药物配伍禁忌。   (7)如出现输液反应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管路并保留所用药物,以备送检。   4、静脉炎   防范措施:   ⑴了解药物对静脉的刺激程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如:化疗药物、氯化钾、多巴胺、高渗性药物、可达龙等药物,可采取减慢滴速,热敷等方法。 ⑵了解患者是否患过静脉炎。 ⑶严格消毒,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   ⑷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静脉走行发红的迹象,如有异常及时更换输液部位。   5、液体外渗   防范措施:   ⑴加强巡视,及时发现。   ⑵头皮针、套管针、中心静脉导管应牢固固定。   ⑶对血管脆性大的更应加强固定。   ⑷对皮肤弹性差或有水肿的病人应与对侧肢体对比,如有变粗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6、液体外渗引起组织坏死   防范措施:   ⑴能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如多巴胺、甘露醇、化疗药等,选用较粗静脉输注,待穿刺成功,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方可给药。   ⑵加强巡视,经常检查穿刺局部有无皮肤发白、肿胀等。   ⑶一旦液体输到皮下,及时对症处理。   7、输液速度调节不当   防范措施:   ⑴穿刺成功后根据输入药物性质及病人的年龄、病情、心功能情况调节好输液速度。   ⑵更换液体时要注意调整滴速。   ⑶药物入壶时一般将滴速调快,入壶后应注意将滴速调至要求范围。   ⑷加强巡视,嘱病人不要自己调整滴速。   8、输(换)错液   防范措施:   ⑴认真掌握自己所管病人的治疗内容,做到心中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