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安全隐患
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
1、同病室的人交叉发药错发
防范措施:
⑴严格三查七对,发药时叫病人至答应为止。
⑵不得一次拿两个以上药杯进病房给病人,须将药车推至病床旁一对一发放。
⑶每个药袋上面须注明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不得遗漏。
⑷口服药应由双人核对后由其中一人发放。
(5)口服药要做到发药看服到口。
2、药物剂量有误
防范措施:
⑴有的一种药物两种剂量,要核对清楚,心中有数。
⑵核对药物时要认真,避免边核对边说笑,禁忌单人核对。
⑶避免思维定势,个别病人所服药物剂量比常规剂量多或者少,不能按常规量发放。(如开博通每片12.5mg,有些患者服6.25mg,不能按常规给予一片。)
⑷有些药物剂量发生改变时,护士应及时知晓,提起注意。
3、漏发(多为病人不在)
防范措施:
⑴病人未在时发放有您的口服药卡片。
⑵病人回房时及时发放。
⑶如本班未发放则严格向下一班交班。
4、药品失效
防范措施:
⑴发药前检查药物的有效期。
⑵检查片剂药品有无变色、变质。
⑶检查水剂、油剂有无混浊、沉淀、变色。
5、发药后未及时服用
防范措施:
⑴向患者讲解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⑵发药后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待患者服药后方可离开。
⑶下次发药前检查患者是否已经服药。
6、服药方法不正确
防范措施:
⑴向患者讲解服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
⑵护士发药时要正确指导患者并服药到口。
肌肉注射易出现的问题
1、注射部位不当
防范措施:
⑴协助病人取正确体位。
⑵准确选择注射部位。
⑶对于体型消瘦的病人进针不宜过深。
⑷小儿应选择臀小肌注射。
2、注射部位出血
防范措施:
⑴注射时应避开大血管。
⑵推注药液前抽吸有无回血。
⑶注射后按压注射部位时间不可过短。
⑷凝血功能差者按压时间应延长。
3、注射部位硬结
防范措施:
⑴注射时要避开原有硬结。
⑵如需长期注射时要多部位交替注射。
⑶特殊药物要深部注射,如氯丙嗪、油剂、铁剂、硫酸镁等。
⑷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⑸每日热敷注射部位。
4、注射部位感染
防范措施:
⑴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不易吸收的药物应深部注射,防止吸收不良引起感染。
⑶每日热敷过程中需保持清洁。
静脉输液易出现的问题
1、液体配错:
防范措施:
⑴严格查对制度,严格三查八对
⑵配液要仔细核对药物和液体名称及剂量,避免主观凭印象操作,配置完药液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弃去安瓿并双签名。
⑶输液及换液前再仔细进行核对。
2、漏输
防范措施:
⑴认真做好三查八对。
⑵治疗室液体摆放要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3、输液反应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配液前检查药品及液体有无过期,液体有无混浊及沉淀。瓶身有无裂痕及瓶口有无松动。
⑶治疗班严格消毒输液用具,使用前检查失效期。
⑷严格控制配液时间(现用现配)。
⑸连续性输液超过24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
(6)掌握药物配伍禁忌。
(7)如出现输液反应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管路并保留所用药物,以备送检。
4、静脉炎
防范措施:
⑴了解药物对静脉的刺激程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如:化疗药物、氯化钾、多巴胺、高渗性药物、可达龙等药物,可采取减慢滴速,热敷等方法。
⑵了解患者是否患过静脉炎。
⑶严格消毒,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
⑷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静脉走行发红的迹象,如有异常及时更换输液部位。
5、液体外渗
防范措施:
⑴加强巡视,及时发现。
⑵头皮针、套管针、中心静脉导管应牢固固定。
⑶对血管脆性大的更应加强固定。
⑷对皮肤弹性差或有水肿的病人应与对侧肢体对比,如有变粗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6、液体外渗引起组织坏死
防范措施:
⑴能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如多巴胺、甘露醇、化疗药等,选用较粗静脉输注,待穿刺成功,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方可给药。
⑵加强巡视,经常检查穿刺局部有无皮肤发白、肿胀等。
⑶一旦液体输到皮下,及时对症处理。
7、输液速度调节不当
防范措施:
⑴穿刺成功后根据输入药物性质及病人的年龄、病情、心功能情况调节好输液速度。
⑵更换液体时要注意调整滴速。
⑶药物入壶时一般将滴速调快,入壶后应注意将滴速调至要求范围。
⑷加强巡视,嘱病人不要自己调整滴速。
8、输(换)错液
防范措施:
⑴认真掌握自己所管病人的治疗内容,做到心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