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写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如何写论文

小学老师关于写作的论文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约占语文总课时数的1/6,语文考试总少不了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教师、学生对此十分重视。但难教、怕教、难写、怕写又是教师和学生对写作教学存在的普遍心态。学生的习作水平及能力远未尽如人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关键是学生习作意识比较薄弱。 写作意识包括两个方面,即心理意识和操作意识。心理意识薄弱,导致学生没有把写作视为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创造活动,视为一种能够显示自己创造力的过程。于是,一写作就紧张,就有一种压抑感,就会产生一种畏难情绪。操作意识薄弱导致了学生拿到习作题目后,审题、选材、构思进而动笔写作的意识差,缺乏一种积极参与,大胆驾驭,努力创造的心态。 造成学生写作意识薄弱的原因何在呢?时至今日,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氛围中,虽然我们的教材在习作训练上有了较大的改观,如取消了命题作文,训练文体呈多样化,放宽了写作内容的自由度,但笔者认为改革的力度还需加大。以人教版六册语文的写作训练内容看,共计八次习作,除一次看图习作和一次音响习作外,记叙文占到了六次,仍呈现出训练文体单一的问题。这六次习作中,需要学生分别进行景物描写(早晨) (参观记)、人物描写(记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场面描写(做游戏)、植物描写(写一种水果或蔬菜)、!动物描写(写一种动物)。从中不难发现,我们的写作教学仍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上,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否太难了呢?试想,让我们的教师拿起手中的笔和学生一起来写写这些描写性的文章,我们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们的教师难道不是更多地在课堂上引用优秀范文来充当自己的“下水文”吗?学生从教师的举动中得到的唯一启示就是背诵和累各种内容各种文体的优秀作品,写不出来就套,所以连高考的满分作文也出现了抄袭就不足为怪了。为了写作而写作,对写作之外的能力不太关心,使写作变成了脱离社会需要的教学,从而呈现出缺乏实用性文章习作训练这另一个问题。学生体会不到写文章的社会价值和交际作用,认为写文章只是完成功课的需要,是为了获得一个好分数。个人成就感匮乏,致使学生失去了主动习作的意识。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意识,从而改变目前学生习作意识薄弱的现状呢?笔者以为改革现今的写作教学策略最重要。 首先,大胆改革写作内容,多增加一些和实际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文题,让学生形成必要的创作感受。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写作训练内容:即重视学科之间的整合,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美国教师布置的作文一般不定题目,而是定场景: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你漂流到一个岛上,该怎样生活?任选一个州,介绍这个州的风土人情。这类作文要写好,必须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动植物知识以及风俗知识,而这些知识学生必须通过查阅图书、电脑查讯等方式收集、整理,同时还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自己在荒岛上的生活。那么我们也可以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设置一些如《为什么要禁止吐痰》、 《运动的益处》、 《如何保护我们居住的环境》、 《沙尘暴,不许你来探访》等等诸如此类的习作内容,让学生切实参与到其中,查阅丰富的资料,表现出与别人不同的思考方向,提出不同的思想主题,这种创造性活动增多的同时也就大大强化了学生的习作意识,更体现出了写作的社会价值。 我曾尝试以“沙尘暴”为主题进行练笔。我结合西安春天发生的扬尘天气,让学生谈谈自己当时的亲身体会,然后为学生播放一段沙尘暴发生的实景录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被沙尘暴的场景所震撼,纷纷提出自己想了解的有关沙尘暴的问题:如沙尘暴的源头在哪里?沙尘暴会造成哪些危害?沙尘暴如何治理?我引导学生就从自己的提问着手去查询相关资料,一星期之内完成一篇有关“沙尘暴”的习作,体裁不限,题目自拟。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的从报纸中裁剪,有的从电脑中下载,有的从图书馆中查阅,在预定的时间内写出了一篇篇条理清楚、资料翔实、观点新颖的习作,让读者耳目一新。学生以确切的数字列举了“去年我国共发生了32次扬尘和沙尘暴事件,有28次起源于蒙古国南部,14次起源于我国内蒙古境内。境外源主要是戈壁、荒漠,而境内源区则是可以治理的退化草地和耕地,最可怕的是退化的草场仍在放牧,不宜耕种的荒山仍在开荒,保持水土的树木仍有人砍伐……”有一位学生把自己想象为一粒沙子,以想象习作的形式展现沙尘暴的危害:“我和我的同伴来自遥远的蒙古高原,我们已不记得是第几次光临宁夏了。我们所到之处,空气浑浊呛得人难受,遮天蔽日,树木被连根拔起,电线杆被刮断倒地,车辆被迫停下来。一户牧民的40多只羊被我们吹到了10公里之外。我们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是触目惊心的,而这一切又是谁造成的呢?我们在步步进逼,人们啊,你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对于沙尘暴的治理,有的同学将欧洲和中国的地形图贴在习作前进行对比,得出了我国绿化程度低这

文档评论(0)

zhuanye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