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辅料炒法
第九章 炒 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清炒法 第三节 加辅料炒法 第一节 概 述 一、含义 二、历史沿革 三、分类 四、目的 五、 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 火候、 火力:文火、中火、武火; 六、操作方法 一、含义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预热炒制容器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再用不同的火力加热,并不断翻炒或转动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称之为炒法。 二、历史沿革 从历史上看,炒法的历史相当悠久,在目前 认为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有“嚣盐令黄”的记载。“嚣”与今之“炒”同义。 至汉代《神农本草经》亦记载了露蜂房,蛇蜕“火熬之良”。《金匱玉函经》熬法就更多了,如元花“熬”,水蛭“熬”,虻虫“熬去足翅”等,多用熬法。那么什么是“熬”,这正如《汤液本草》王好古所言“方言熬者,即今之炒也”。 因此,炒法从汉代以后就一直被广泛应用,是一种最基本的炮制方法。 三、分类 根据炒制的程度与加辅料的不同分为二大类。 ㈠、清炒法(程度):炒黄、炒焦、炒炭。 ㈡、加辅料炒法(辅料不同): 1、麸炒、米炒、土炒: 2、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 另外,还有糠炒、茯苓炒、灯心炒、黄连炒二十余种加辅料炒法。 四、目的 1、增强药效 2、缓和和改变药性 3、降低毒性或减少刺激性 4、矫臭矫味,利于贮存和制剂 五、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 1.火力:指火的大小(强弱)或温度的高低。 (1)小火(文):手掌与锅口相平,微有烤手感。一般炒黄多用文火 (2)大火(武):人站在锅前,微有烤脸感。一般炒炭多用武火。 (3)中火:介于大小火之间,一般炒焦多用中火。 2.火候:药物炮制的时间和程度。可根据药物内外特征的变化和附加的辨方法进行判断。 六、操作方法(手工炒和机器炒) 操作程序: ⑴烧锅:将空锅放在火上加热。将锅烧热或烧烫后应用。 ⑵投药:将锅烧至一定程度时,再投料,投入的多少,要根据锅的大小,炒至的要求而定。如需炒裂的,炒爆的要少放。 ⑶翻炒:翻动要勤、要快,使药物受热均匀,并要求每次下铲要“亮锅底”,避免少量药材停留于锅底而焦糊。 ⑷出锅:当药物炒至你所要求的程度时,立即将药物取出。 第一节 清炒法 一、概念:不加任何辅料的炒法为清炒法。也为“净、干、单炒”。其中根据其炒制程度可分为炒黄、炒焦、炒炭。 二、清炒法的目的 1.增强疗效。 2.降低毒性或副作用。 3. 缓和或改变药性。 4. 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 5. 利于贮存 三、注意事项 1、大小分档 2、选用适当的火力和掌握加热时间,以免炒黄的药物焦化,炒焦的药物碳化,炒炭的药物灰化。 3、炒前预热 炒黄及炒黄药物举例 1)概念: 将净制或切制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并不断翻炒或转动,使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溢出固有气味方法,称之为炒黄。 2)火候:炒黄以文火为主,少数药物用中火,加热时间较短。 3)目的:增强疗效,缓和药性,降低毒性,并破坏药物中的酶,以保存甙类成分 芥子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的白芥或芥(习称白芥子和黄芥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炮制规格 芥子、炒芥子。 炮制方法 芥子 取原药材,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炒芥子 取净芥子,置热锅内,文火翻炒,至深黄色,有密集爆裂声,透出香辣气味时,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成品性状 芥子 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白芥子)黄色至棕黄色(黄芥子),味辛辣。 炒芥子 表面颜色加深,微见裂隙,有香气。 炮制作用及应用 芥子 生用辛散力猛,易耗气伤阴动火,善于通络止痛。多用于胸闷胁痛,关节疼痛,痈肿疮毒。 炒芥子 炒后可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助热伤阴。长于温肺利气豁痰,尤适合寒痰咳嗽。炒后易于煎出药效,破酶保甙,便于保存甙类。 炮制研究 黄芥子和白芥子中所含的芥子苷,可在芥子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异硫氰酸丙烯酯(黑芥子油)及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芥子油),而发挥生物活性。 芥子油有较强的辛辣味及刺激作用,能使皮肤和黏膜发生水肿、起泡,甚至溃破、感染。大剂量则引起强烈的胃肠道刺激。通过加热炮制,可破坏芥子酶,防止芥子苷在内服前被酶解产生大量的芥子油,使患者免受不必要的痛苦,又可确保芥子苷内服后在胃肠道中缓缓的水解,定量的释放出芥子油而产生治疗作用。 四成品性状 决明子 表面绿色或暗棕色,质坚硬,味微苦。 炒决明子 颜色加深,偶有焦斑,有裂隙,质稍脆,微有香气。 四.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Z-T 0017-2023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正式版).docx VIP
- D-Z-T 0382-2021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病人入院护理评估表1.doc VIP
- 具有抗菌性能的中熵合金、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 VIP
- 探析互联网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x VIP
- 科技英语的特征.pptx VIP
- 湖南省2026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银川乐口福食品有限公司产品研发动因及对策研究----以蛋糕为例 经管类毕业论文.docx VIP
- 2023年ISO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全套资料.docx VIP
- 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研究报告(2024)精华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