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基于实验建构化学概念的教学
浅谈基于实验建构化学概念的教学
——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教学为例
象山外国语学校 金亚芬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浅谈基于实验建构化学概念的教学》,为了这次论坛,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挫折与失败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经过反思,我发现,课堂成了我的“讲堂”,而不是学生的“学堂”。 为此,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的有关内容,深刻领悟了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因此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学习规律与特点为依据,在课堂上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开展活动,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
一、一堂令我纠结的基于实验建构的化学概念课
由于我没有吃透教材,不深刻了解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与规律,我在2009年上了一堂令我纠结的化学概念课——“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纠结一:实验设计不到位对概念构建的影响
为了省时,把“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学生实验活动改为演示实验,我拿硝酸钾与氯化钠在20mL水中做溶解实验,要求学生观察老师加到第几包时,就不能溶解。随后我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思考:在室温下,在 20mL水里,氯化钠或硝酸钾会不会无限地溶解在水中?从实验现象还能说明了溶液什么特点?在学生做简单的回答后,我就讲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概念,并强调概念中“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某种溶质”这三个关键词。而经过反思,我觉得这个实验只能让学生发现溶液有“饱和”与“不饱和”两种状态,不能让学生理解概念成立为什么需要这三个条件限制。所以这样的教学,显然没领悟到这两个概念建构需要教师根据“概念变量”来设计学生实验活动,需要学生通过实验活动自主建构。而我却是根据书上定义把“强调之又强调”当成教学的法宝,把这些由实验感性刺激引发理解的知识,让学生去死记硬背。
纠结二:实验变量设计不周全对概念应用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发现两种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我照搬了孟建平教案学案中的两个演示实验:(1)给上一实验里盛有硝酸钾溶液和剩余硝酸钾固体的烧杯加热、并边搅拌,并要求学生观察试管里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有什么变化?(2)给第一个实验里盛有氯化钠溶液和剩余氯化钠固体的烧杯缓缓加入水,并搅拌,要求观察试管里剩余的氯化钠固体有什么变化?然后我向学生提出思考与讨论:根据实验,通过什么方法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经过讨论,学生对于温度这一条件,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升温可以将“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降温可以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片面的结论。导致等教完溶解度后我又让学生重新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条件。而经过反思,两种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也是通过实验这个感性的刺激促使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得出来的。
由于采取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导致学生对概念理解不透,还混乱了学生的思维,结果学生在做这类练习正确率不是很高,继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失去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二、转变“教”“学”方式践行实效课堂
(一)、改变照方抓药思想,改进资源中实验活动设计。因为好的实验活动设计能帮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认识科学规律、形成科学概念。因此实验活动的改进不仅要遵循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简约性,省时性,典型性等规律外,还要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来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
1、对教学资源中的实验提出质疑,探寻所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材中:实验活动一:①这个实验只能让学生发现溶液有“饱和”与“不饱和”两种状态,不能让学生理解概念成立为什么需要这三个条件限制。②打开每包纸包,既要进行分成十等分操作,又要一份接一份加入水中进行溶解操作,完成一种物质溶解就要花去较长时间。③选择测试的物质种类较多,虽然要求每个小组只任选两个物质来完成测试其目的是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但是每个小组在完成两种物质进行溶解能力测试后,全班个小组都要进行交流和汇总数据,碰到同一物质由多个小组测定,这仍旧要花去很多的课堂时间。由于以上三个原因,导致学生在完成实验活动以后,用于根据现象进行分析、讨论、交流等思维活动时间过少,不利于学生自主构建起这两个概念。实验活动二:①因重复运用活动一的实验方法,所以同样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②是科学性的问题,由于一包分成十份,一份接一份的加入进行溶解操作,又由于有些物质在溶解过程会有明显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所以烧杯中的溶液不可能保持70℃不变。综合教材的实验一与实验二,只是向学生强调了“饱和溶液”概念中为什么需要“一定温度” 的条件限制,还不能鲜明地反映出为什么需要“一定剂溶剂”“某溶质”这两个条件的限制,因此不利于学生完善的建构起这两个概念以及这两种溶液的相互转化条件。
孟建平教案学案中:只例举溶解性随温度升高增大的一类物质,缺少温度对不同物质溶解能力影响的全面考虑。导致学生对温度变化引起这两种溶液的相互转化得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程质量管理复习B附答案.doc
- 《工程质量监督试题修.doc
-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换证登记的必要条件.doc
- [浅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doc
- 《工程资料组卷要求.doc
- [浅谈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框架.doc
- 《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层住宅楼和两层餐厅,有图.doc
-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名翻译.doc
- [浅谈会计人员频繁调岗.doc
- [浅谈低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doc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