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3 F引 L 卫星变轨原理 使卫星进入更高轨道做圆周运动 v3 v4 卫星的回收 练习:如图所示,发射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其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P点,2、3相切于Q点。当卫星分别在1、2、3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 于1上的速率 B、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 小于1上的角速度 C、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 的速率等于在轨道3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 D、在轨道1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2上 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Q P 2 · 3 1 BD 练习:如图是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简化轨道示意图,先将卫星发射至距地面高度为h1的近地轨道Ⅰ上.在卫星经过A点时点火实施变轨,进入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Ⅱ上,最后在B点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Ⅲ.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求: (1)近地轨道Ⅰ上的速度大小; (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 解: “嫦娥奔月” 图 理性探究 发射、变轨、运行 练习: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星箭分离,卫星进入绕 地轨道。在绕地运行时,要经过三次近地变轨:12小时椭圆轨 道①→24小时椭圆轨道②→48小时椭圆轨道③→修正轨道④→ 地月转移轨道⑤。11月5日11时,当卫星经过距月球表面高度 为h的A点时,再经三次变轨:12小时椭圆轨道⑥→3.5小时椭圆 轨道⑦→最后进入周期为T的极月圆轨道⑧ ,如图所示( ) A.“嫦娥一号”由⑤到⑥需加速、由⑦到⑧需减速 B.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C.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 D.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E.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 ① ② ③ 近地变轨 轨道修正 转移轨道 ④ ⑤ ⑥ ⑦ ⑧ 发射 D 3.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星箭分离,卫星进入绕 地轨道。在绕地运行时,要经过三次近地变轨:12小时椭圆轨 道①→24小时椭圆轨道②→48小时椭圆轨道③→修正轨道④→ 地月转移轨道⑤。11月5日11时,当卫星经过距月球表面高度 为h的A点时,再经三次变轨:12小时椭圆轨道⑥→3.5小时椭圆 轨道⑦→最后进入周期为T的极月圆轨道⑧ ,如图所示。 若月球半径为R,试写出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 ① ② ③ 近地变轨 轨道修正 转移轨道 ④ ⑤ ⑥ ⑦ ⑧ 发射 八、对接问题:宇宙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 空间站实际上就是一个载有人的人造卫星,那么,地球上的人如何到达空间站,空间站上的人又如何返回地面?这些活动都需要通过宇宙飞船来完成,这就存在一个宇宙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的问题。 思考:能否把宇宙飞船先发射到空间站的同一轨道上,再通过加速去追上空间站实现对接呢? 不行,因为飞船加速后做离心运动会偏离原来的圆轨道而无法与空间站对接。 飞船首先在比空间站低的轨道运行,当运行到适当位置时,再加速运行到一个椭圆轨道。 通过控制轨道使飞船跟空间站恰好同时运行到两轨道的相切点,此时飞船适当减速,便可实现对接,如图示。 空间站 飞船 对接方法: 例:在太空中有两飞行器a、b,它们在绕地球的同一圆形轨道上同向运行,a在前b在后,它都配有能沿运动方向向前或向后喷气的发动机,现要想b 尽快追上a 并完成对接,b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沿运动方向喷气 B、先沿运动方向喷气,后沿运动反方向喷气 C、沿运动反方向喷气 D、先沿运动反方向喷气,后沿运动方向喷气 B 1、回顾航天史 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14世纪 九、梦想成真(航空领域重大成就)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12日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 11号将人类送上了月球。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2、中国的航天成就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 杨利伟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费俊龙聂海胜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发射成功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翟志刚刘伯明 景海鹏 * 神舟十号 发射时间:2013.6月11日17时3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首位80后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将在太空向全国中小学生进行授课,并展示失重环境下奇特的物理现象。完成组合体飞行后,飞船撤离并返回着陆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1细胞的增殖(第二课时)1例析.ppt
- 6-1细胞增殖-2015例析.ppt
- 6-2成本管理会计》(第三版)第六章成本预测(已修订)例析.ppt
- 6-2高斯定理例析.ppt
- 6-2偏振例析.ppt
- 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例析.ppt
- 6-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例析.ppt
- 6-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例析.ppt
- 6-05.方法规律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及计算例析.ppt
- 6-5差分放大电路例析.ppt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中的政策环境与法规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金融行业人工智能伦理与监管政策演变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页岩气开采技术对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001].docx
-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融合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报告.docx
- 个人养老金制度2025年改革对金融市场投资风险防控与机遇研究报告.docx
- 农业产业集群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报告.docx
- 个人养老金制度2025年改革对金融市场投资收益与风险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远程医疗服务在分级诊疗中的远程医疗保险与支付模式研究报告.docx
- 道德与法治(无锡卷)(考试版).docx
- 农业产业集群金融支持体系构建与发展机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