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精)胃病十大症状.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胃病十大症状 主讲 何晓晖 一、口味异常 口苦——胆气上逆,肝火上炎,胃火内炽——以苦制苦(热清苦味自除) 口甜——湿困脾胃,脾胃湿热——运脾燥湿(平胃散、连朴饮)。 口酸——肝热乘脾——清泄肝热(左金丸) 口咸——多为肾虚至肾液上乘,虚火用滋肾丸(黄柏、知母、肉桂),虚寒 用附桂八味丸。 口辣(麻)——多为肺热,治以泻白散。 口淡——外感风寒,胃有湿浊,脾胃虚弱。 口腻——湿浊阻胃——祛湿化浊(平胃散) 口臭——胃火炽盛(泻心汤),消化不良(保和丸) 二、泛酸 胃内酸性内容物经食管返入口腔称泛酸。常伴胃灼热。 吐酸为泛吐酸水,吞酸为胃中有酸感或泛酸不吐。 发生机理:1.下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如胃-食道返流病、贲门 失弛缓症 2.胃排空功能降低,如胃轻瘫 3.食道动力性疾病,如食道清除功能下 中医治疗: 胃热——吐酸伴有热象——左金丸 胃寒——吐酸伴有寒象——香砂六君子丸 加海螵蛸、瓦楞子、牡蛎、浙贝母、白螺丝、白及、五倍子等。 西医治疗: 1.食道及胃动力药:胃复安、吗丁林、西沙必利 2.制酸药: (1)抗酸药:胃舒平、硫糖铝等 (2)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3)质子泵抑制剂:奥米拉唑、兰索拉唑 三、嗳气(噫) 嗳气——是指胃中之浊气上逆,经食道由口排出的病证。 病机: 1.胃动力异常,排空障碍。 2.消化不良,胃肠积气。 3.吞气症(胃神经官能症) 治疗: 肝胃不和——疏肝和胃降逆——柴胡疏肝汤。 中焦气滞——理气和胃降逆——半夏厚朴汤 食滞不化——消食导滞——保和丸 胃中痰火——清热化痰,和胃降逆——黄连温胆汤 咽喉梗阻感 病机----胃咽合病(《重楼玉钥》:咽者,咽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 治疗----胃咽合治 以胃疗咽:咽喉症状是胃病的一种临床表现,胃病治愈,咽喉症状也消失。 以咽察胃:咽喉部黏膜改变与胃黏膜改变有较大的一致性。一般而言,咽病性质常为热多寒少,而胃病性质常为寒多热少,所以用药过寒过热都不宜。 萎缩性胃炎,咽部粘膜萎缩,血管显露,干而少津,多为胃阴虚,用益胃汤或沙参麦冬汤,加玄参、木蝴蝶。 反流性胃炎,咽部粘膜充血、糜烂,多为肝胃郁热或肝郁气滞,用左金丸加柴胡疏肝汤,加桔梗、蝉衣牛蒡子等。 慢性浅表性胃炎,脘胀、嗳气日久,咽粘膜色暗肥厚,滤泡增生,多为脾胃失运,用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加贝母、厚朴等。 辨便治胃咽:胃、咽、大便三者相互影响。 咽痛:便结者用牛蒡子、木蝴蝶、胖大海,便溏者用诃子 胃热:便结者用黄芩、蒲公英;便溏者用黄连、白花蛇舌草。 胃胀:便结者用厚朴、莱菔子;便溏者用山楂、神曲。 腹痛:便结者用白芍、枳实、厚朴;便溏者用木香、乌药。 气虚:便结者用太子参、玉竹;便溏者用党参、山药。 调护----胃咽同护。禁食或慎进浓茶、洒、烟、冰冻食物、芋头、红薯、马铃薯、豆类、藕、米粉等 四、呕吐(恶心) 呕吐是胃或部分的小肠内容物,通过食道逆流经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恶心为上腹不适、紧迫欲呕吐的感觉。 病因: 1.急腹症—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绞痛、胰腺炎、肠梗阻 2.慢性胃肠病—胃炎、溃疡病、胃癌、慢性幽门梗阻等 3.急性感染—急性胃肠炎、急性肝炎 4.神经系统疾病—脑肿瘤、中枢神经感染、脑血管意外、头颅外伤等 5.循环系统疾病—心肌梗死、休克、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等 6.代谢和内分泌疾病—妊娠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肾衰、糖尿病酮中毒 7.药物—化疗、阿司匹林、洋地黄等 8.神经官能性呕吐—胃神经官能症、癔病、周期性呕吐 中医治疗: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 饮食停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