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银川一中第四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根源
中国疆土辽阔,地域相连,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一般地说,中原民族地区气候湿润,宜于农业精耕;北方民族居住区域气候恶劣,植被差,只能发展放牧业;南方民族居住区多高山、丘陵,虽从事农耕业,但交通阻隔,古代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这种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不平衡和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交错杂居,为它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提供了天然条件。
经济生活的本质决定,任何一个民族,出于生计和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扩大经济往来。北方游牧民族单一的经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为了获取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农副产品,如谷物、布帛等,不得不依赖于中原的农业民族。南方、北方各民族我们称之为边疆民族。中原地区常常经济富庶、文化繁荣,对周边民族有极大的吸引力。边疆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向中原靠拢,或掠夺、战争,或贸易、和亲,或入主中原。秦始皇修长城,并没有堵住匈奴的不断掠迫。汉时,冒顿入寇,网开一面使汉高祖得以脱险,其目的是以此为条件向汉朝换取大量的物资。契丹、女真、党项等族虽然对北方农业进行了大规模开发,但经济发展的程度仍远不如中原内地,他们仍然不断地逼近中原,要求南方朝廷供应物资甚至要求给予土地。中原经济对北方民族不断吸引,使他们步步南下,留在汉地的就融合于汉族之中。当北方民族弱小,不敌中原朝廷时,有时也会以主动“入贡”的方式来谋求经济利益,换得中原天子的“赏赐”。边疆民族潮流般地一次次向中原靠拢、合聚的历史现象一直不断。同时,中原民族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畜牧业经济的补充和支持。中原朝廷在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处开设互市场所,开展贸易,达到双方经济互惠之目的。这种经济上互相联系和交往的形式,历时久远,难以中断,且逐步完善。
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间的关系变化虽然曲折复杂,形式多样,但无论是以战争掠夺的形式,还是以和平交往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相互需要和满足,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成为边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部分,边疆地区的畜牧业也成为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各自都不能相互缺少,这种民族间经济的联系和依赖,将各个民族社会生活内在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历史上各民族有过分裂,也有过统一,但分裂是短期的,而统一是长期的。经过分裂,总是走向统一。各民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在历史的长河中汇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潮流、力量,最终结合成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
????? ?(选自刘学谦主编《当代中国凝聚力大典》,作者陈育宁,有删节)
1.下列关于中华各民族在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原的农业民族,一般来说居住地区气候湿润、宜于农业精耕,有大量农副产品,如谷物、布帛等,通常经济富庶、文化繁荣。
B.北方民族居住区域气候恶劣,经济形式单一;南方民族居住区域多高山、丘陵,交通不便,古代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
C.南北方民族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与交错杂居,中原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不平衡,为它们之间联系提供了天然条件。
D.中华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联系密切,彼此间相互依存,有过分裂,但分裂是短期的,统一则是长期的。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由中华大地各民族间经济相互联系、依赖,将各民族社会生活中内在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
B.中国的任何一个民族,考虑经济生活,出于民族的生计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扩大经济往来。
C.秦始皇修长城并没有堵住匈奴的不断掠边,契丹、女真、党项等族不断逼近中原,都表明边疆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向中原靠拢。
D.中原朝廷在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写儿童诗精讲.ppt
- 定位一天讲座(版)精讲.ppt
- 学写数学日记精讲.ppt
- 市政道路雨水污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讲.doc
-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精讲.doc
-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精讲.doc
-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理精讲.doc
- 学员陈军七选五精讲.ppt
- 宁夏银川九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精讲.doc
- 宁夏银川市第九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精讲.doc
- 寻找成功者的足迹(迈向成功)精讲.ppt
- 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及精讲.doc
- 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精讲.doc
- 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Word版精讲.doc
- 宁夏银川一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含)精讲.doc
- 宁夏银川一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Word版含精讲.doc
- 宁夏银川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精讲.doc
- 宁夏育才中学勤行校区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精讲.doc
-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精讲.doc
- 寻找一款具备中国元素的设计图案精讲.ppt
最近下载
- 加固工程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设计论文--李宁公司发展战略设计报告.doc VIP
- 【花花读写资料】高阶演练2-写景《观秦兵马俑》季羡林_1.0.pdf VIP
- AIA NAS NAS1802-2013 国外国际标准规范.pdf VIP
- TBT2328-2008 铁路碎石道砟试验方法(第1-19部分).docx VIP
- 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1).pptx VIP
- 01J925-1 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pptx VIP
- 船舶制图 第1章 船体结构.ppt
-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23年版).pdf VIP
- 智能楼宇DSS-H700-16用户操作手册-2014122.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