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教材编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古文教材编写医古文教材编写

三十八、药 论 六 则【提示】 药论即药物的论述。药论是以药物的名物、产地、性味、功能、采收、炮制、剂量、煎服等内容中的某一项或数项为中心议题,进行事理论断,或具有说明、辨析性质的文体。药论散见于各种医药专著或文史科技杂著中,一般篇幅简短,主题明确。第一则 白 矾 雷 斅本文选自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晦明轩金刊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作者雷斅(xiào效),南朝宋时医药学家,生活在公元五世纪。所著《炮炙论》(又称《雷公炮炙论》)三卷,是我国首部制药专书,记载十七种炮制药物法,述药凡三百种。原书已佚,内容散见于历代本草。《证类本草》收录多达二百四十余种。本文主要介绍了矾石的两种加工炮制方法:一为火煅阴埋,一为加药火煅。凡使,須以瓷瓶盛,於火中煅,令內外通赤,用鉗揭起蓋,旋安石蜂窠於赤瓶子中[1],燒蜂窠盡爲度[2]。將鉗夾出[3],放冷,敲碎,入缽中,研如粉。後於屋下掘一坑,可深五寸,卻以紙裹[4],留坑中一宿,取出,再研。每修事十兩[5],用石蜂窠六兩,盡爲度。又云:凡使,要光明如水精[6],酸、鹹、澀味全者,研如粉,於瓷瓶中盛。其瓶盛得三升以來[7],以六一泥泥[8],於火畔炙之令乾[9]。置研了白礬於瓶內[10],用五方草、紫背天葵二味自然汁各一鎰[11],旋旋添白礬於中[12],下火逼令藥汁乾[13],用蓋子并瓶口[14],更以泥泥上下,用火一百斤煅[15],從巳至未[16],去火,取白礬瓶出,放冷,敲破,取白礬。若經大火一煅,色如銀,自然伏火[17],銖絫不失[18]。搗細,研如輕粉[19],方用之。[1]旋:随即。 石蜂窠:蜂窠的一种。大如拳,色青黑,内居青色蜂十四至二十一只。[2]度:限度。[3]将:用。[4]却:再。[5]修事:炮制。 [6]水精:即水晶。又称石英。精,通“晶”。[7]以来:左右。[8]六一泥:道家炼丹用以封炉的一种泥。 后一“泥”:涂抹。用如动词。[9]畔:边。[10]了:毕。[11]五方草:马齿苋的全草。 镒(yì逸):古代重量单位,一般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但据雷斅《论合药分剂料理法则》文,为十二两。[12]旋旋:缓缓。[13]逼:通“煏”,用火烘干。[14]并:合上。[15]火:指木炭。[16]巳:九至十一时。 未:十三至十五时。[17]伏火:谓降除石药中的火毒之气。[18]铢絫:古代重量单位。《汉书·律历志》颜师古注:“十黍为絫,十絫为铢。”此比喻极小的分量。絫,“累”的异体字。[19]轻粉:由水银加工而成的白色粉末。第二则 采 药 沈 括本文选自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胡道静校注本《梦溪笔谈》卷二十六。作者沈括(公元1030~1094年),字存中,号梦溪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官至翰林学士、三司使,不久遭贬,晚年定居润州梦溪(今江苏丹阳县)。博学能文,通晓天文、历算、方志、音乐、医药,并取得广泛成就。主要著作有《梦溪笔谈》、《长兴集》、《良方》(传本由后人附入苏轼有关医药的论述,改称《苏沈良方》)等。 《梦溪笔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全书二十六卷,另有《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内容分为十七类,共六百余条。该书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科学技术、历史、考古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详细记录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本文论证了采药时间不能拘以二月、八月,而应根据药用部分、药物生长情况以及地理气候条件灵活决定的道理。古法採草藥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當。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 ,採掇者易辨識耳,在藥則未爲良時。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1],須取無莖葉時採,則津澤皆歸其根[2]。欲驗之,但取蘆菔、地黃輩觀[3]:無苗時採 ,則實而沈;有苗時採,則虛而浮。其無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時採 ,則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如今之紫草[4],未花時採 ,則根色鮮澤;花過而採 ,則根色黯惡[5]。此其效也。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用牙者,自從本說[6];用花者,取花初敷時[7];用實者,成實時採:皆不可限以時月。緣土氣有早晚,天時有愆伏[8]。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則四月花。白樂天《遊大林寺》詩云[9]:“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蓋常理也。此地勢高下之不同也。如筀竹筍有二月生者[10],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謂之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謂之晚稻。一物同一畦之閒,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嶺嶠微草[11],淩冬不凋[12],并汾喬木[13],望秋先隕[14]。諸越則桃李冬實[15],朔漠則桃李夏榮[16]。此地氣之不同也。一畝之稼,則糞溉者先牙;一丘之禾,則後種者晚實。此人力之不同也。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1]宿根: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