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伤寒论太阳病概论7传与转属的区别,伤寒1日,巨阳受之.doc

[7.伤寒论太阳病概论7传与转属的区别,伤寒1日,巨阳受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伤寒论太阳病概论7传与转属的区别,伤寒1日,巨阳受之

2013年5月7日 鹰飞天(986679928) 10:24:37 我们继续学习伤寒论概论 李克绍伤寒论解惑 至于三阴病典型症状的出现,也有其临床的大体规律。 三阴病的前驱期是无热恶寒,既然发不起热来,说明是阳虚体质,病情就会向里虚里寒的三阴方向发展。这就可能:伤寒四五日,若转气下趋小腹者,此自欲利也,这就是传入太阴。或者至五六日,自利而渴者, 属少阴也。如果六七日不解,出现手足厥,无论是寒厥或是热厥,则为病入厥阴。这样看来,三阴病典型症状的出现,其先后次序,大概是太阴病是四,五日,少阴病是五,六日,厥阴病是六,七日。但是无热恶寒的患者,是否都要出现三阴病,也不能肯定。因此论中又说: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可见三阴病也可能在前驱期中阳气恢复而停止发展。或者这也根本不是什么病的前驱期,只不过是阳虚者的轻度外感罢了。 鹰飞天(986679928) 10:34:19 (手足厥逆 太阴手足温无厥,少阴厥冷不能温,厥阴寒厥分微甚,热厥相因辨浅深。 【注】太阴经无厥逆,而有手足自温。少阴经有寒厥,而无热厥。厥阴经有寒、热二厥。寒厥者,只寒而不热也。热厥者,由热而厥,由厥而热,热厥相因无休歇也。) 鹰飞天(986679928) 10:35:50 (热厥,病证名。因热邪亢盛所致手足厥冷,甚至昏迷的病证。一名阳厥。《素问·厥论》:“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药症忌宜》:“阳厥即热厥。其证四肢厥逆,身热面赤,唇燥大渴,口干舌苦,目闭或不闭,小便赤涩短少,大便燥结,不省人事。”《卫生宝鉴·厥逆》:“手足虽冷,有时或温,手足心必暖,脉虽沉伏,按之则滑,其证或畏热,或渴欲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此名热厥。古人所谓阳极发厥也。”根据病情轻重,选用白虎汤、大承气汤、双解散、凉膈散。《杂病源流犀烛·诸厥源流》治热厥手足独热者,用宣火郁汤;热厥兼游赤者,用升阳散火汤;便秘者,用大柴胡汤;谵语身冷,遗溺自汗者,用白虎汤;烦渴躁妄,失于攻下而手足冷甚,但不过肘,或身冷而反见阴象者,用白虎汤;妇人热入血室,因而发厥者,治以童便为君,加赤芍、生地、牛膝、丹皮、桃仁。本证见于急性传染病或感染性热病过程,或伴有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参见阳厥、厥证条。) file:///C:/Users/just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2/clip_image001.gif 鹰飞天(986679928) 10:40:26 不管怎样,从以上可以看出,三阳病的出现,有一个发热恶寒的前驱期,三阴病的出现,也有一个无热恶寒的前驱期。由前驱期进入出现各经的症状期,这就叫传。柯韵伯认为,“传”,就是《内经?水热穴论》人伤于寒,传而为热之传,就是变化了的意思。具体说来,就是由三阳病或三阴病共有的前驱期,变成可以明确划分为某一经病的症状定型期,这就叫传。还可以看出,前驱期的长短,三阴病和三阳病也各不相同。太阳病很少有前驱期,阳明病是二日以后,少阳病是三日以后,太阴病是四日以后,少阴病是五日以后,厥阴病是六日以后。这就说明:病情越深重的,其前驱期越长,病情较轻浅的,其前驱期也较短。后世注家,不把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看做是其前驱期的长短,却把一,二,三、四、......等理解为六经病互相传递的日期和先后次序,认为伤寒第一日,应当发为太阳病,第二日太阳病应当传给阳明经,变成阳明病,第三日再由阳明病传给少阳经,变成少阳病,......以至最后变成厥阴病。为什么产生这样的错误认识呢?这是由于:一是把三阴三阳六经,错误地认为是经络之经,二是把同一经病的前驱期和定型期,看成是两个病,三是错误地把传理解为这一经病传给另一经发病,成了传递、传授之传。注家并引用《内经?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六日,厥阴受之,作为日传一经的论据。还认为,日传一经,依次相传,是伤寒的一般规律。但是临床并未见到日传一经这样的事实,于是又强为解释 说,这是一般中之特殊,传经中之例外云云......。其实, 《内经?热论》的几日某经受之,何尝是指这一经传给那一经, 其实质精神。同样是指的由前驱期进入典型症状期。这点, 沈金鳌在《伤寒论纲目》中所引闵芝庆的说法,已经接近于这样的初步认识。 鹰飞天(986679928) 10:42:32 (这段注释特别号, 特别好,和郝万山老师讲的也不太一样。) 鹰飞天(986679928) 10:51:11 《伤寒论》中的传,并不是说这一经病变成另一经病,已如上述。但是临床上由这一经病传递给另一经而变成另一经病的情况,确实是有的。譬如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

文档评论(0)

xiaoyi2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