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然生长环境 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水草茂盛、水生动植物饵料丰富的微碱性或中性水域中,也就是说,河蟹在水面大的湖泊中生长特别适合。为了增加河蟹的产量,近些年来,池养河蟹工作也在不断发展起来,但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疾病。 一、池养河蟹为什么会生病 河蟹在养殖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疾病,轻者会影响河蟹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河蟹的大量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而这些疾病的发生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池塘水环境(即水质/底质)的好坏; 2、河蟹自身的健康状况(免疫力); 3、池水(或池底)的致病生物的多少。各种疾病的发生都与这三个因素密切相关,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人说:“养蟹就是养水”, 可见水质的好坏在河蟹养殖中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河蟹如果长期生活在水质清新的水中,不仅有利于河蟹生长脱壳,也能增加蟹肉的鲜美度。也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发育速度。 池养河蟹,池水适宜PH值为7-9,(最适为7.5-8.5),当PH值过低(即PH6.5时),会导致河蟹脱不下壳;池水溶氧需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当溶氧过低时,会引起河蟹不吃食,不脱壳。当池水溶氧低于2毫克/升时,就会引起池中河蟹成批死亡(夏天底层往往只有2-3毫克,甚至更低)。 池塘中有害化学物质——氨态氮、亚硝酸氮、硫化氢、重金属离子、农药等也会影响河蟹的生长。其中氨态氮、亚硝酸氮是由含氮的粪便、残饵等有机物分解而产生。这些有害化学物质会使河蟹中毒,中毒轻者,降低河蟹抵抗疾病的能力,重者会引起大批河蟹死亡。 水质很容易恶化而发生疾病(通常说水质恶化是指两个指标超过正常标准,氨态氮的标准不能超过0.6毫克/升,亚硝酸氮的标准不能超过0.06毫克/升。 但是,水质恶化的根源,还是底质。 因为,底质承担了重任: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的沉积。环境恶化,缺少氧气的条件下,特别容易发生不完全分解,产生上述有害物质。河蟹生长在底层,往往发生疾病、上岸、不明死亡(底质恶化的表现)。 用活菌微生物是改善水质的根本措施,也是无公害养殖的要求。 第二方面: “蟹大小,看水草”,可见水草在河蟹池塘养殖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池塘中种植适当水草(即一般为水面1/3-1/2),既可作为河蟹的天然食物,也是河蟹生长、脱壳、栖息的理想场所,还可净化池水水质。但往往有些用来养殖河蟹的池塘,水草偏少(不到1/3甚至没有),池塘在养蟹前没有认真进行清整工作, 所以,池底的黑淤泥很多(超过10-15厘米),水质较肥不清爽,呈浑浊或发黑发臭,会使有害生物(细菌、病毒等)大量繁殖后,侵袭池养的河蟹而发病。 池养的河蟹是否生病与其健康状况(体质/机体免疫力)有密切关系,而河蟹的健康状况又与蟹的种质,营养水平,水环境,管理方式等因素又有密切关系(相辅相成)。 河蟹的种质:辽河蟹一般比正宗长江蟹的质量要差,不同地方的蟹种质量也不一样。 营养水平:池养河蟹需从池中摄食水草(天然饵料)及人工投喂的饲料。由于在一般池塘中天然饵料严重不足,大部分时间投喂人工饲料(杂鱼、玉米、小麦或配合饲料),而大部分人工饲料往往营养单一,池养的河蟹长期吃了单一的饲料会发生营养缺乏症而引起的抗病能力下降,久而久之就会生病。 在饲料上(1)投喂多种饵料;(2)脱壳素/消化促长素/河蟹营养促进剂。 营养的另一个方面:河蟹的脱壳需要从水中吸收大量的矿物质来满足壳的生长,但一般的池塘,水中的矿物质含量都很少,因此常常会导致池养河蟹脱壳不遂,软壳蟹,脱壳期死亡。故平时需经常向养殖池人为补充矿物质硬壳宝,以达到减少或避免上述这些病的发生。 管理方式:也是管理水平,同样是池养河蟹,有的人能成功,能赚钱,而有的人都失败,亏本了。这与养殖者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 (1)如投喂什么饲料(投喂的方式,投多少饲料); (2)什么时候用药防病; (3)怎样管理好水质; (4)池塘如何清整; (5)如何观察河蟹的生长等等。 二、如何预防池养河蟹的疾病 池养河蟹疾病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池养河蟹疾病预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 1、在放养扣蟹前,先让池塘在太阳下暴晒一周后,再彻底清塘,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淤泥一般不超过3-5CM厚)后,用药物清塘。清塘很重要,这是全年养殖成功的关键和基础。可选用的方法有 (1)用生石灰清塘:要用150-170Kg(带少量水10-20cm深),清塘后15天可放扣蟹。 (2)茶粕清塘:每亩(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光伏电站的运行与维护规范.pdf
- 危化企业加油加气站双重预防机制手册.doc VIP
-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pdf VIP
- 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和工程思维 课件 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必修 技术与设计 .ppt VIP
- 兄弟 HL-4150CDN 4570CDW 4150 4570 彩色激光打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医护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pptx VIP
- 常用量具、检具测量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pdf VIP
- 2025年中国石化校园招聘确认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现代家政学概论-ppt6.1第一节服装搭配.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