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环境素养构成要素分析及环境素养测评研究..ppt

中学生环境素养构成要素分析及环境素养测评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生环境素养构成要素分析及环境素养测评研究.

1977年10月前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首都第比利斯举行了“政府间环境 教育会议”(又称为是第比利斯会议)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国际环境教育 会议。 第比利斯会议中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目标: (1)意识。帮助个人、群体和社会获得各种环境经验及与环境和发展相关问题的意识和敏感。 (2)知识。帮助个人、群体和社会获得各种环境经验,并促进他们理解创造和维持可续发展的未来所需要的知识。 (3)态度。帮助个人、群体和社会获得关注环境的一系列价值观和情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境改善与保护的动机。 (4)技能。帮助个人、群体和社会获得识别、预测和防治环境问题的技能。 (5)参与。为个人、群体和社会在各个层次上积极参与与创造持续发展的未来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动机。 朱群芳(2007)等人认为一个具有环境素养的人应具备五个方面的素养: (1)环境情感:关注环境、敏感性;对环境的积极态度;对环境的责任 感。 (2)环境认知:自然环境认知、社会环境认知、经济环境认知、环境法 规认知;环境认证的认知。 (3)环境伦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环境道德观;环境发 展观;环境世界观。 (4)环境行为:环境行为的习惯性和环境行为的自觉性。 (5)环境技能:发现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素养的构成研究是进行环境素养测评的前提和基础。在分析环境素养构成时,环境素养的分类与组成在概念上存有一定的混淆,我们需要加以厘清。在对文献检索研究中,我们较多的研究将环境素养集中在知识、态度、技能和行为等要素上。其他也有将价值观、环境意愿(承诺)或环境敏感性等纳入其中的。 本研究认为环境素养具有层次性的,环境素养的形成是受教育者从有关环境知识的掌握开始,进而形成热爱自然和人类的情感,同时内化为正确环境态度与价值观等,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正确的环境行为是环境教育的目的。在环境素养中,只有具备一定的环境技能才能将正确的环境行为付诸于实践中。因此,中学生环境素养的构成应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技能和行为。 此外,在对环境素养组成的研究中,还可以进一步明确环境素养的次一级构成,也就是要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技能和行为做进一步的划分。 2007年美国对六年级和八年级学生进行了国家环境素养测评。其中Simmons所开发的框架是美国国家环境素养测评的指导纲领。美国环境素养测评框架中提出环境素养主要包括:生态知识、口头承诺、行动承诺、环境敏感性、认知技能以及行为。认知技能又包括三个子指标:问题识别、问题分析和行动计划。这些组成部分相对应于环境教育的知识、感情、技能和行为。 2004年曾昭鹏所做的高师学生环境素养测评研究中,建立了高师学生环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测评指标体系包括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三个方面。环境知识测评包括对生态学基础知识、环境问题知识、能源与资源利用、环境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测评;环境态度测评包括资源和发展的有限性、生态伦理与生态道德、环境倾向与价值判断等方面的测评;环境行为包括说服与劝阻行为、教育行为、日常生活行为、消费行为等方面的测评。 2007年朱群芳等人对北京学生环境素养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涉及了环境素养的五个方面:(1)环境情感,下面又分为三个分指标:环境的关注(敏感)、对环境的态度、对环境的责任感;(2)环境认知,下面又分为四个分指标: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对环境法规的认识、和对环境系列标准的认识;(3)环境伦理,又分为两个分指标:环境与人类的经济行为、环境与人类生存;(4)环境行为,又分为两个指标:爱护环境的自觉性、爱护环境的习惯性;(5)环境技能,又分为三个分指标:发现和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环境素养测评框架是建立在环境素养构成分析基础之上的。目前国际上进行中学生环境素养的测评的国家大都是以美国学者Simmons所开发的环境教育框架作为基础的。这个框架包括七个环境素养成分,即生态知识、情感、社会政治知识、环境问题知识、认知技能、环境友好行为以及环境友好行为的其他决定因素。 本研究认为环境素养的测评框架要充分体现环境素养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取向。例如,美国中学生的环境素养测评就是以第比利斯会议上确定的环境教育目标作为环境素养测评框架建构的宗旨和指导原则。第比利斯目标包括意识、知识、态度、技能和参与,该目标为培养有能力的公民包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境问题的防治和解决奠定了基础。 北美联合会环境教育项目(NAAEE)认为环境素养的框架要具有两个宽泛的特征(a)它们要体现知识、情感、技能和参与(行为)等方面的目标;(b)体现至少三个贯穿在环境

文档评论(0)

叮当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