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学派判断标准和郭店儒简学术思想重新定位.doc

先秦学派判断标准和郭店儒简学术思想重新定位.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秦学派的判断标准与郭店儒简学术思想的重新定位 刘光胜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 200234) 摘要:对郭店儒简学派属性的研究,学界十年多探讨的结果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原点,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先秦时期儒家内部一个学派的真实面貌是怎样的?思想一致能否作为判断一个学派成立的标准?郭店儒简和子思学派的关系能否最终获得解决?汉代《子思子》二十三篇,现存只有《中庸》等四篇,很难反映一个学派的总体面貌。曾子和子思存在师承关系,汉代《曾子》十八篇,今存十篇,而且《论语》、《孟子》、《礼记》中存在大量曾子记载,相对而言,更能看出一个学派的整体面貌。我们从曾子文献中归纳出一个学派的基本特点,然后和郭店儒简的比较入手,从一个新的角度,对郭店儒简在早期儒学进程中的位置进行重新审视。 关键词:郭店儒简;子思;《曾子》十篇;学派 在思想史研究中,知人论世,即把郭店简放到先秦儒家思想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是出土文献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对郭店儒简学派属性的研究,学界十年多探讨的结果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原点,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先秦时期儒家内部一个学派的真实面貌是怎样的?思想一致能否作为判断一个学派成立的标准?郭店儒简和子思学派的关系能否最终获得解决? 汉代《子思子》二十三篇,今存只有《中庸》等四篇,很难反映子思学派的总体面貌。曾子是现存文献最多的孔门弟子,汉代《曾子》十八篇,今存十篇,而且《论语》、《孟子》、《礼记》中存在大量曾子记载,相对而言,更能看出先秦一个学派的基本特点,以此为基点,重新审视郭店儒简中存在的思想差异,以期推动郭店儒简学派属性的研究。 一、郭店儒简学派研究的困境 关于郭店儒简的学派归属,学界最初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李学勤先生根据郭店楚墓的年代及竹简的内容,认为《缁衣》、《五行》、《鲁穆公》三篇为子思所作,并且肯定《成之闻之》、《性自命出》、《六德》、《尊德义》与子思都有或多或少的关联,主张把它们称为《子思子》。庞朴先生认为郭店儒简属于思孟学派,是早期儒家心性学说的重要文献,它的出土补足了孔孟之间思想链条上缺失的一环。二是李泽厚、陈来、郭齐勇等学者反对将郭店儒简多数归于《子思子》,认为它并未显示出所谓“思孟学派”的特色,应将它们看作是类似于《礼记》的儒家总集或七十子后学部分言论与论文的汇编、集合。陈鼓应先生认为,这些儒简中未见孟子性善说的言论,却多次出现告子“仁内义外”的主张,与孟子心性论对立,“不属于所谓思孟学派甚明”。持类似观点的还有钱逊、罗炽、王博、刘信芳、Jeffrey? K.Riegei?(王安国)等学者。 但相信郭店儒简出于子思学派的学者一度占据了多数,姜广辉以《荀子·非十二子》、《中庸》等为参照,认为《唐虞之道》、《缁衣》、《五行》、《性自命出》、《穷达以时》、《成之闻之》前半部分、《鲁穆公问子思》、《六德》诸篇应为子思所作。台湾学者杨儒宾认为《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唐虞之道》、《忠信之道》、《五行》、《缁衣》六篇为子思学派的作品,其他儒家著作从内容或从引文出处来看,都与《子思子》一致。李景林从性与天道的角度,认为《成之闻之》、《尊德义》、 《性自命出》、《六德》与《中庸》思想相通,郭店儒简除《语丛》之外,均为子思一系的作品。王葆玹认为郭店儒简除《唐虞之道》、《六德》篇晚出外,其它尚有8篇是《子思子》一书的资料来源,由长期延续的子思学派陆续完成。周凤五、李天虹、叶国良指出《忠信之道》、《唐虞之道》有与《礼记·表记》相应的文字,似乎更能证成李学勤先生之说。 学界否定郭店儒简与子思关系的还有陈良、子张或南方儒者所作等说法,但真正动摇“郭店儒简大部分或全部为所作”的是程元敏和李存山两位先生的意见。程元敏先生主要否定子思作《缁衣》的传统说法,他说从《意林》、《文选注》引文看,《子思子》有,楚简《缁衣》亦有,是两文作者取材同,非直接从《子思子》引,郑樵《诗辩序·诗序辩》谓“‘古者长民,衣服不二,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其文全出于《公孙尼子》”,这段话既见于今本《缁衣》,又见于楚简本《缁衣》,三事合一,可证《缁衣》为刘瓛所作,与子思无关。李存山先生认为,郭店儒简不仅与思孟学派(以及曾子学派)相出入,而且它们内部之间也相出入。《五行》构建的道德体系是“仁、义、礼、知、圣”,《六德》构建的道德体系是“圣、知、仁、义、忠、信”《忠信之道》又强调忠信是“仁之实”、“义之期”,此三篇必非一人或内部关系较近的一个学派所作,他提出假说,郭店竹简儒家文献学派归属是分散的,不属于某一个学派,如果断言郭店儒家简都出于某一个学派,自己宁信假说而不信断言。这两种说法通过对郭店儒简为子思所作关键证据的质疑,使学界对郭店儒简与子思关系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向,多数学者重新回到郭店儒简为七十子后学论集的说法上来,只承认《五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w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