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讲义提纲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安全》讲义提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生物技术进步 一、生物技术概述 1、生物技术的基本要素: 采用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应用生物材料或生物系统; 通过一定的工程系统(生产工艺、设备等)获得产品或提供服务。 生物技术的定义: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及其细胞的、亚细胞的和分子的组成部分,结合工程学、信息学等手段开展研究及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并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特性,从而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技术体系。 2、生物技术的发展沿革 1)近代生物学发展历程: 19世纪30年代末,德国人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造了细胞学说。 1857年,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遗传因子”,发现遗传定律。 1910年,Morgan通过果蝇白眼突变研究,确证基因在染色体上,即“基因论” 。 20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Jacob和Monod发现存在3种不同的基因,即结构基因、操纵基因和调节基因,获“诺贝尔”奖。 1953年,Watson和Crick创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开创了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新纪元; 1970年,Smith、Wilcox和Kelly分离了第一个核酸限制性内切酶,使得有目的地切割DNA成为可能; 1972年,Jackson和Berg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得到体外重组DNA分子,建立了重组DNA时代,将其带入基因时代。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付诸实施。 2)最新现代生物技术群: 酶或细胞固定化技术、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 花药和小孢子培养双单倍体育种技术。 植物茎尖脱毒技术、离体快速繁殖技术。 动植物转基因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 胚胎工程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动物克隆技术。 基因组测序分析技术、基因治疗技术。 PCR扩增技术、DNA分子标记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生物芯片技术。 3、生物技术的内容: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微生物工程; 酶工程和生化工程; 基因组计划引起的新兴生物技术:全自动核酸测序技术、结构和功能基因组学技术、生物芯片技术。 二、生物技术发展概况 1、世界生物技术发展概况 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增长迅速; 新医药是当前生物技术的主体产品; 生物技术发展的“第二个浪潮”将在农业领域掀起。 2、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成就 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快速增长 第一个基因工程产品商品化高峰期(1996~1997年开始进入) 细胞工程育种已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迅速发展 传统生物技术产业正得到改造 疾病诊断技术发生重大变化 三、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1、当前生物技术发展热点: 转基因技术; 基因组学技术; 生物信息学技术。 2、我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产品的创新性有待提高; 生物技术支撑产业有待加强; 生物技术产业装备落后的局面有待改变; 上游与下游衔接问题有待解决。 3、生物技术安全性研究亟待加强 普及生物科学知识,正确认识生物技术引起的安全性问题。 4、公众对生物技术存在的争论 转基因生物是否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威胁生物多样性; 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产品是否会影响人类健康; 专利法是否会使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垄断农产品生产; 生物技术法规是否有利于保护农民和消费者的权益; 是否有必要对转基因商品加注标签; 第三世界国家的基因资源是否应受到保护; 患者或消费者是否有拒绝使用生物技术产品的权利。 5、生物技术专利权与伦理道德问题 第二节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广义):在一个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外来物种迁入,并由此对当地其他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改变和危害;人为造成环境的剧烈变化而对生物的多样性产生影响和威胁;在科学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中造成对人类健康、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有害的影响。 一、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的由来 1、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前奏 两次里程碑性的会议: 1973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Gordon会议; 1975年,美国加利福利亚举行的Asilomar会议。 1973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核酸会议,即Gordon会议,讨论细菌限制性内切酶在DNA操作中的作用。 重组DNA技术安全性问题委员会,提出四条建议: 暂时禁止两类实验的进行:一是关于制造新的、能自我复制的有潜在危险的质粒实验;二是将癌基因或其他动物病毒基因与质粒或其他病毒基因相连的实验。 将动物DNA和质粒或噬菌体DNA相连的实验要慎重考虑。 呼吁成立顾问委员会,负责评价重组DNA的风险性。 召开一次国际会议,讨论如何对待重组DNA分子可能带来的危害。 2、转基因生物安全引起国际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1975年,美国加利福利亚举行Asilomar会议,专门讨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Anderson希望美国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