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讲义.第07章绪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文化地理学 第一节 人种、民族、民俗 一、人种 (一) 人种的划分 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人种概念属于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范畴,它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 1. 划分种族的标志 以保有共同的遗传的自然特征为依据。 (1) 毛发: 亚洲人——直发 欧洲人——波状发 非洲人——羊毛卷发 (2) 肤色:肤色深浅与皮下色素细胞的多少有关。 (3)身高:虽然身高与营养条件有关,但也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4) 头颅形状: 头型是人种特征的重要标志。人类头型与头的上下和两侧脑的长成有关,因此在人种上,落后和进步种族之间头型指数具有一定差异,反映出脑量的差异。 头指数:眉间到后脑长度和两耳上方宽度之比。 目前黑人头指数约为65,地中海人为75,阿尔卑斯人为84,蒙古人为85。在这些人种中,蒙古人的历史最为进步,白种人次之。不过在近代人种大规模移动后,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和频繁,打破了古代的文化地区分化现象,出现了人类智慧和文化传播并非等同的现象。 本书(P.92)采用头骨指数(头盖骨的长宽比例)的指标,其公式为: 头宽 头骨指数= —— ×100% 头长 (5) 鼻形:根据鼻梁的宽、狭或高、中、低来划分种族。 以鼻翼的宽度与鼻长度相比, 白种人——狭鼻, 黄种人——中鼻, 黑种人——宽鼻。 (6) 血型:不同种族血型存在差异 (书P.92表) 。 (7) 指纹: 亚洲人——斗形纹最多 黑种人——弓形纹最多 欧洲人——箕形纹最多 2. 世界种族的划分 布尔民巴哈是西方人类学鼻祖,他把全球人类分为5种:高加索人、 蒙古人、 非洲人、 美洲人、 马来人。 目前,国际上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分为4大种群12个种族。 (1)白色种族群: 皮肤呈白色、浅棕色,波状金发或棕发,鼻高目蓝。 白色种族在世界上分布最广,包括欧亚大陆西部、从毛里塔尼亚到索马里的北非地区,西亚、南亚地区。 白色人种可分为:①北欧种族;②南欧种族;③印度种族 (2)黄色种族群: 皮肤黄色、毛发黑且直,眼褐色。 为亚洲大陆和美洲大陆的土著居民。 黄色人种可分为: ①蒙古种族; ②美洲印地安种族; ③爱斯基摩人 (3)黑色种族群: 皮肤黑棕色,头发黑且呈羊毛卷状,唇厚。 分布广泛,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为中心,其次是美洲。 黑色人种可分为:①尼格罗种族;②布须曼种族。 (4)棕色种族群: 肤色深,儿童的头发有时为红褐色甚至是亚麻色,毛发卷曲。其与非洲黑人的区别是鼻梁高而不扁,唇厚但不外翻。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岛屿的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等群岛上。 棕色人种可分为①澳大利亚种族;②美拉尼西亚种族;③波利尼西亚种族;④密克罗尼西亚种族 3. 地理人种 概念: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地理人种。 地理人种是以洲为划分单位的,但其分布范围实际上与各洲界并不完全重合。 地理人种下又分地域人种和小人种。 世界地理人种分成以下九大类: (1)亚洲地理人种:又称蒙古地理人种,包括蒙古地域人种、西藏地域人种、中国华北地域人种、东南亚地域人种和爱斯基摩地域人种等。 (2)欧洲地理人种:又称高加索地理人种,包括东北欧地域人种、西北欧地域人种、阿尔卑斯地域人种和地中海地域人种等。 新大陆发现之后,欧洲地理人种大量迁移到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地。 (3)非洲地理人种:又称尼格罗地理人种,包括森林尼格罗地域人种、俾格米地域人种、班图地域人种、布须曼和霍屯督地域人种、东非地域人种、苏丹地域人种和南非有色地域人种等。 由于历史上的奴隶贸易,此类人种还分布于美洲、加勒比群岛等地区。 (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为南北美洲土著人,包括北美洲印第安地域人种、中美洲印第安地域人种、南美洲印第安地域人种和福吉安地域人种(即火地岛地域人种)。现该地区有大量印第安人与欧洲人、印第安人与非洲人的混血后裔。 (5)印度地理人种:为居住在印度次大陆的人群,包括印度地域人种和达罗比毗荼地域人种。 (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为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的原住民,其中塔斯马尼亚地域人种已灭绝,目前还有默里澳大利亚地域人种和卡奔达地域人种。现当地以白人移民占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