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
摘要:
1、详细查明了井田地质构造,发育有5条断层,其中落差最大为20m在井田的西部边界处,其余4条断差在5-8m间,对井田内煤层开采影响不大。
2、井田工程地质条件,2号煤层为中等,9+10号煤层为简单。2号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9+10号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2号煤层不易自燃,9+10号煤层自燃。无地温、地压异常。
3、井田内可采煤层为2号、9+10号两层。2号煤层厚0.47~1.20m,平均厚0.95m。为较稳定煤层,井田内大部可采;9+10号煤层厚4.14~5.60m,平均厚4.80m,为稳定煤层,井田内全区可采。
4、2号煤层为特低灰-中灰、特低硫-低硫、中热值-高热值贫煤;9+10号煤层为特低灰-中灰、高硫分、中热值-特高热值无烟煤。
井田内2、9+10号煤层采空区中有积水,且9+10号煤层部分块段为带压开采,突水系数为0.061MPa/m,存在奥灰水突水危险,2、9+10号煤层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
关键词:井田,地质
目 录
第一章 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 1 第一节 矿区概述 1
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 1
第二章 井田境界与储量 3
第一节 井田境界 3
第二节 地质储量的计算 3
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 4
第一节 矿井工作制度 4
第二节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4
第四章 井田开拓方式 5
第一节 井口位置、形式、数目 5
第二节 垂高及开采水平的规划 6
第五章 矿井基本巷道 7
第一节 井筒、石门与大巷 7
第二节 井底车场 7
第六章 采煤方法 8
第一节 采(盘)区地质条件与选定的采煤方法 8
第二节 采(盘)区巷道布置和要素 10
第三节 回采工艺 10
第六章 井下运输与提升 11
第一节 运输方式 11
第二节 矿井提升 11
第七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 13
第一节 风量的计算 13
第二节 矿井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 13
参考文献 13浅谈煤矿开采技术
第一章 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
第一节 矿区概述
一、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山西中强福山煤业有限公司水地庄煤矿位于浮山县城东,与浮山县直线距离6.25Km处的水地庄村东侧、南北两侧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天坛镇管辖。重组后井田东西宽2740m,南北长4000m,面积8.4763km2。地理坐标为111°53'55"—111°55'44",北纬35°56'30"—111°58'40"。
二、矿区的工农业生产建设概况
矿区内有村庄及矿井工业广场,洗煤厂等工业设施。区内多为山区荒地和林地,以杂草丛生为主,南、北部山上生长有落叶松树,覆盖率40%左右。
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
一、井田所属位置
据《山西地质志》井田所处区域构造位置为塔儿—九原山陷隆的中北部之东与郭道——安泽南北向褶带之间的浮山断裂带中。
二、井田地质构造
本井田位于吕梁—太行断块之沁水块坳的次级构造单元,郭道—安泽近南北向褶带中南段西部边缘。该褶带走向北北东,北宽南窄,褶皱排列较为紧密,成组出现的褶皱表现为若断若续。但因井田处于褶皱带西部边缘,受邻近构造带影响,井田内构造特征表现为中部、东部以褶皱为主,西侧断裂发育,使地层、煤层均受破坏,但总体倾向以南东为主,倾角一般3°-11°。主要褶皱、断裂特征如下:
1、褶曲
井田内发育三条轴向北北东向褶皱,编号分别为Z1、Z2、Z3、Z4。
Z1背斜:发育在井田的中部,轴向为北北东向,两翼地层倾角5°-10°,轴向延伸3500m。
Z2向斜:发育在井田的南东部,轴向为北东向,两翼地层倾角6°-11°,基本为一对称舒缓向斜,轴向延伸1500m。
2、断层
F1正断层:该断层位于井田的西部边界附近,断层走向为近南北,倾向西,倾角70°,落差最大达20m。对井田煤层开采影响不大。井田内延伸长度2200m。
F2正断层:位于井田的西部,F1正断层东300m左右,该断层走向N15°E,倾向NNE,倾角70°。落差6m。井田内延伸长度1200余m。南端与F1断层相交。
综上所述,井田内断层较发育,但断距较小,5-8m间,对煤层、地层的破坏影响较小;褶皱多属宽缓褶曲,对煤层、地层没有明显影响。井田内未见陷落柱及岩浆活动。因此,本井田构造类型属简单类型。
三、水文地质概况
1、井田水系分布
井田地表水主要有三大沟谷,从北而南依次为清水河、浑水河、柏村河。清水河、浑水河平时干枯无水,雨季有水均由东向西汇集于井田西部外柏村河河谷,然后汇入涝河于临汾注入汾河,汾河至河津县禹门口流入黄河,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2、井田主要含水层
井田内可划分1—5个含水层,由下而上分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