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反应速率表示法: (1) 三者之间的关系: 1. 催化剂的活性(催化活性) 表面上的活性中心数目不相同,导致催化活性差异大。 其它表示法: (2)转换频率:单位时间内每个催化活性中心上发生反应的次数。(数目测量有困难) (3)时空收率:有平均反应速率的含义,指每小时每升或每千克催化剂所得到的产物量。 要求:温度、压力、原料气组成相同、接触时间(空速)相同。 单程收率(一次)、总收率(循环反应) 1)反应速率表示法: 2)反应速率常数表示法:k,只要求反应温度相同、不要求反应物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 3)转化率表示法: 转化率%:可用摩尔、质量或体积表示。 要求: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原料气浓度、接触时间(空速)相同 另外:活化能、反应温度判断活性大小。 1. 催化剂的活性(催化活性) 2. 催化剂的选择性 指催化剂既加速反应,也使反应向某一特定产物的方向进行。 1)选择性(S%) 目的产物的产率:反应物消耗于生成目的产物的量与反应物进料总量的百分比 小于100%(摩尔/摩尔),(质量/质量)可大于100%-氧化反应 1.4.1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2)选择性因素(选择度,S) 指主、副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或者真实速率常数之比: 总之:活性和选择性是催化剂的两个基本性能,往往选择性比活性更重要。 1.4.1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 第1章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本知识(6学时) 第2章 催化剂的表面吸附和孔内扩散(7学时) 第3章 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9学时) 第4章 金属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9学时) 第5章 过渡金属氧(硫)化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9学时)第6章 络合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6学时) 第7章 催化剂的选择、制备、使用与再生(4学时)第8章 环境催化(4学时) 《工业催化》教学内容 1.1 催化作用的特征 1.2 催化反应和催化剂的分类 1.3 固体催化剂的组成与结构 1.4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及对工业催化剂的要求 1.5 多相催化反应体系的分析 第1章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本知识 1.1 催化作用的特征 1.1.1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定义 催化剂:能够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却不改 变化学反应热力学平衡位置,本身在化学反应中不明显地消耗的化学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效应。 (1)催化作用不能改变化学平衡 催化作用特征: 化学平衡由热力学决定: 催化剂只能加速一个热力学上允许的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催化作用通过改变反应历程而改变反应速度 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时通过改变化学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活化能(Ea)得以实现。 例如:合成氨反应: 根据反应速率与Ea的指数关系式估算: 催化作用特征: 催化剂的选择性:特定催化剂只能催化加速特定反应的性能。 催化剂特别有效地加速平行反应或者串联反应中的某一个反应。 原因:催化剂在多个可能同时进行的反应中,使生成特定产物的Ea降低程度远远大于其他反应Ea的变化。 (3)催化剂对加速化学反应具有选择性 催化作用特征: 例如(1): 催化作用特征: 例如(2):甲醇氧化 原因:显著降低主反应的Ea,而副反应的Ea降低不明显。 导致选择性变化的其他因素:催化剂孔隙结构和颗粒大小不同,引起扩散控制。 催化剂的选择性重要性:有效利用资源及开发没有副产物的清洁工艺的关键。 催化作用特征: Ag (1)均相催化反应 反应物和催化剂所处同一相态。 气相均相催化反应: 液相均相催化反应: 1.2 催化反应和催化剂的分类 1.2.1 催化反应分类方式 按照催化反应系统物相的均一性分类: 反应物和催化剂所处相态的差异 (2)非均相(多相、异相)催化反应 反应物和催化剂所处不同相态。 气固相催化反应: 液固相催化反应:丙烯聚合反应(Ziegler-Natta催化剂) 气液固相催化反应: 气液相催化反应: 1. 按照催化反应系统物相的均一性分类 (3)酶催化反应 酶可以均匀分散在水溶液中,对液相反应物而言为均相催化反应,但反应时反应物却要在酶催化剂表面上进行积聚,可认为为非均相催化反应。为两者的结合体。 1. 按照催化反应系统物相的均一性分类 2. 按照反应类型分类 3. 按照反应机理分类 (1)酸碱型催化反应(质子型反应、正碳离子型反应)质子转移的结果 反应物分子和催化剂之间通过电子对的授受而配位,或者发生强烈极化,形成离子型活性中间物种。 例如: 质子酸作用: 路易斯酸作用: + + - 3. 按照反应机理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学习动力的影响.pptx VIP
-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财务风险管理—以海尔集团为例.doc VIP
- 初一学生期中家长会优质课件.ppt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 物流服务师(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及答案.doc VIP
- 2024年浙江省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pdf
-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英语Unit 14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4.11.1《探问人生目标》课件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新教材.pptx
- JB∕T 10923-2020 电能表用磁保持继电器.pdf
- 2018年版《广东省安装工程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C.5 建筑智能化工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