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3章发动机的燃料与燃烧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3第3章发动机的燃料与燃烧分析

汽车发动机原理 韩同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3章 发动机的燃料与燃烧 3.1 发动机的传统燃料 液体燃料——汽油、柴油、重柴油、醇类和植物油等代用燃料。 气体燃料——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气、沼气。 燃料的主要成分 主要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体积份额之和占总量的97%-98%, 以碳氢化合物CmHn的形式存在 m=0、n=2时,就成为氢气;而当C含量增加、H含量减少时,则成为重质燃料;当n趋于0时,便成为煤. 分子结构对烃燃料性能的影响见表3.2 不同炼制方法对燃油性质的影响见表3.3 碳原子数对燃料性质的影响 分子结构——正庚烷与异辛烷 分子结构——环己烷 分子结构——苯 分子结构——萘 不同成分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①抗爆性 ②蒸发性 ③抗氧化安定性 ④清净性 GB7930-2000《中国车用汽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 (二)柴油 ①自燃性——十六烷值 ②低温流动性 ③雾化和蒸发性 ④粘度 ⑤闪点 GB252-2000《中国轻柴油标准》 传统汽油机、柴油机工作模式的差异 1、混合气形成方式的差异 汽油机:在缸外与空气形成预制均匀混合气; 柴油机:缸内高压燃油喷射、与空气雾化混合 。 2、着火、燃烧模式的差异 汽油机:外源强制点火,在混合气中进行火焰传播燃烧。(预制均匀混合气若进行压燃,由于同时着火,近于爆炸 ) 柴油机:允许压燃 ,初期着火燃烧后,进行边喷油、边气化混合的扩散燃烧。 图3-1 汽油、柴油机随负荷的变化曲线 3.2 代用燃料 醇类 醇类燃料是液体,可沿用传统石油燃料的运输、贮存系统,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接近或超过原有的汽油机或柴油机 天然气 (NG)——压缩天然气 (CNG) 液化天然气 (LNG) 液化石油气(LPG) 3.3 燃烧热化学 1kg燃料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 (14.9:1) 过量空气系数а 过量空气系数а随负荷的变化 а 1时完全燃烧产物的数量 1、燃烧前混合气数量 燃料热值与混合气热值 燃料的高热值与低热值 混合气热值 3.4 燃烧的基础知识 燃烧现象 包括着火和燃烧两部分 可燃混合气在一定的压力、温度、浓度条件下,其氧化反应速度突然加速,以至出现火焰的现象。 Oτ1着火阶段,也称滞燃期 预混合燃烧与扩散燃烧 预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是内燃机最基本的两种燃烧方式。 导致汽油机和柴油机不同: 1)燃烧特性、 2)排放污染物生成及控制机理、 3)动力经济性 4)噪声振动 预混合燃烧与扩散燃烧的区别 1) 预混合燃烧时,燃烧前已均匀混合,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化学反应速度,即取决于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浓度);扩散燃烧时,由于燃料与空气边混合边燃烧,因而燃烧速度取决于混合速度。 2) 扩散燃烧时,要求过量空气系数а ≥1.2,并且在总体6.8(相当于空燃比大于100)的条件下也能稳定燃烧(稀燃);而预混合燃烧时, а =0.8—1.2,可燃混合气浓度范围小,难以稀燃。 3) 扩散燃烧时,混合气浓度和燃烧温度分布极不均匀,易产生局部高温缺氧现象,形成炭烟;而预混合燃烧时,由于混合均匀,一般不产生炭烟。 4) 扩散燃烧时,由于有炭烟产生,碳粒的燃烧会发出黄或白色的强烈辐射光,因此称“有焰燃烧”;而预混合燃烧时,无碳粒燃烧问题,火焰呈均匀透明的蓝色,因此也称“无焰燃烧”。 5) 预混合燃烧由于燃前已形成可燃混合气,有回火的危险;而扩散燃烧一般无此危险 着火理论 热着火理论——着火的原因在于热量的积累,当放热速率大于散热速率时才可能着火 热着火理论的着火条件及影响因素 1)压力的影响 2)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3)燃料特性的影响 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链式着火理论 直链反应 支链反应 退化支链反应 断链反应 烃燃料的链式反应着火 烃燃料的链式反应着火 点火 火花塞放电过程 1)击穿阶段 2)电弧放电阶段 3)辉光放电阶段 4)火核形成 在预混气体中的火焰传播 层流火焰传播 紊流火焰传播 ——紊流运动可以大大加速火焰传播速度 油滴的喷雾与燃烧 单个静止油滴模型 气流运动对油滴火焰的影响 喷雾燃烧 小滴径的液滴群,可以看成是完全类似于预混 合气的燃烧,并且没有必要认为存在油滴状态; 而大滴径的油滴群,又基本上是以单油滴的扩散 燃烧为基础的。 实际的喷雾过程,是由若干大大小小的油滴组 成,所以实际的喷雾燃烧,必然是上述燃烧形式 同时存在并且相互影响的。 3.5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单体组成图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在不同电解质时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