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拿来主义》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拿来主义》课件1

鲁 迅 杂 文 “杂文”: 它的形式丰富多样,如短评、随笔、札记、讲演、书简、日记、答问等。 现代“杂文”: 文艺性的评论。 特点:短小精悍,幽默、形象生动 驳论文的特征 议论文一种. 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 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 也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拿来主义》写作的背景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 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续实行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写作的背景 当时在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中外文化的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 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这篇文章, 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口号,阐明了对待中外文化的正确态度。 思考: 答案: 学术文艺 文章前二段 送去主义的行为? 实质? (1—4) 送去主义 做法: 送物 — 送人 实质: 媚外求荣 自欺欺人 第三段: 一味奉行“送去主义”, 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及危害? 向谁磕头贺喜? (1—4) 送去主义 做法: 送物 — 送人 实质: 媚外求荣 自欺欺人 后果: 经济衰退 主权丢失 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第6段:区别:送来,拿来 (经济侵略) 最后三段 实行拿来主义 应该怎样做? (5—10) 拿来主义 做法:拿来 、占有、挑选 实质:批判继承中外文化 结果: 最后一段 (5—10) 拿来主义 做法:拿来 、占有、挑选 实质:批判继承中外文化 结果:人成为了新人 文艺成为新文艺 对照表一 对照表一 对照表一 思考 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当时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行径;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 “发扬国光”, 反语,讽刺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 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论证方法 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若“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 论证方法: 思考 46页, 课后作业三 第四段: “抛来”和“抛给”的区别? 前四段: 本文的重点是论证 “拿来主义”,但是前一部分却论述“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1: 先破后立,对比鲜明 2: 铺垫作用 3: 对比作用 衬托出实行拿来主义的 必要性。 最后三段: 作者在阐述拿来主义时 将中外文化比作: 。 说到了正确和错误的两种做法 错误做法: 三个方面 。 错误做法 孱头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