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人淡定日本人淡定
昨日,日本重灾区大船渡市部分学校重新开学,孩子们在不断的余震中上学人民图片供图
现场感受
日本国内尚无恐慌情绪
昨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了正在东京留学的孔子研究专家、孔子第75代直系子孙孔健,此前,他已经接到国内亲友100多个电话催他回国,他觉得目前还没有必要。
孔健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从此次日本国民应对地震的态度来看,透射出了极其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目前东京所有的公司都在正常上班,除非是公司停电才会暂时放假,整个城市秩序没有因为地震受到影响。
目前日本最主要的问题是物资,商店的货架基本都是空的,但孔健说:“虽然会买不到东西,但至今没有发生一起盗窃案件,目前日本政府只拨款300亿日元救灾,日本国民通过微博网站向外发放求助信息,一般情况下发出微博后第二天就能收到企业的物资援助,卡车直接拉着东西就到村子来了,领取物资也从来没有发生过争抢。”
作为孔子的后人,孔健仔细观察了日本目前的教育,他觉得日本的国民素质和日本教育息息相关,但在日本的教育中,古典哲学教育占据着很大比例,古典哲学精神的强化,让日本国民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日本人应对灾难的底气,其实来源于哲学教育和现代科技教育。”他认为。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孔健认为是对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他最近几天频繁接到国内亲友的电话,有100多个,催他赶快回国,他都拒绝了,他说核电站接连的爆炸事件已经让中国人出现了一些恐慌情绪,但在日本国内却没有这种情绪。
文化分析
有忧患意识 有物哀精神
著名“知日派”学者刘柠与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教师、80后作家健吾从精神层面分析了日本国民在大灾下淡定的原因。
刘柠认为,这次地震中日本国民所表现出来的淡定背后有着深层的社会文化背景。日本是一个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的国家,灾害频发。作为一个资源少的岛国,从文化深层,有一种忧患意识或者叫危机意识。所以他们不乏电影《日本沉没》这样的作品,这是一种文化上危机意识的反映。同时,日本有传统的物哀精神,在他们看来,大自然的风花雪月、灾难都是正常的,人们只有接受。
健吾分析,乐观是“强迫”出来的。长期的地震训练教会日本要好好准备,不要“影响别人”。这种内敛,有说是日本的侘寂文化所致。这个概念来自日本的禅宗佛教教义,重点在于学会欣赏世事万物都会不完美、不完整和不永恒。既然世事无常是“已接受的前设”,灾难发生的时候,他们就更易接受现实。
刘柠说,但对日本人来说,死亡依然是非常重大的命题。当他们意识到人的肉身与灾害无法对抗时,如何维系生命,是他们从教育中学来的本领。如果抗拒不了死亡,那只有接受。
健吾则不觉得日本人看轻生死,他觉得是看轻生死的恐惧。这种“重生前,轻死后”的态度,有种说法是因为日本人接受神道教的影响。神道教是凡人死后都会有机会成为神。日本有很多神社,他们多信奉神道教。现代神道教的发展不少是祈求现世,在生的时候幸福快乐。别的宗教会偏重“人死后会怎么样”,但神道教比较偏重人死后要变成什么或要做什么。
原因分析
国民教育成功让日本人“淡定”
“海边公路上,海啸近在咫尺。几辆汽车准备掉头,看到有人也在穿过马路。汽车全停了下来,让人先过……”在众多有关日本地震的图片和视频中,这一段视频让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日本史专家韩升最为感动。
韩升表示,很多人会把日本人面对地震和核爆时的淡定,解读为“日本一向灾荒比较多,日本国民已经比较习惯面对灾荒和死亡”,“这种解读不能说不准确,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日本在国民素质教育上已经取得了成功。在面对灾难时,国民性、忍耐性强、看中集体主义、道德至上等日本民族的文化因子集中得到了释放”。
韩升曾在东京访问多年,在他所接触的日本人当中,绝大多数的日本人都有强烈的集体主义感,他们坚持任何事首先要靠自己,不能一有事就要靠国家。于是,在本次地震后,大家看到的更多是日本人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几乎没有人去发被定义为耻辱的“灾难财”。
日本人道德情操的提高,在韩升看来,得益于日本国民教育的成功。“在集体主义背后形成支撑力量的是集体道德。日本对于道德教育,是从儿童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不仅专设有课程,还设计了诸多课程来锻炼集体道德感,比如每年都要举办多次的防灾训练,锻炼的就是日本人在面对灾难时的互相扶持和帮助;又比如,在每年深秋,很多小学生都只是身着短裤进行操练,看似锻炼体魄,实际在培养小学生们一起面对苦难时的忍耐,并产生同甘共苦的感觉。”韩升表示,日本教育已经完全脱离了“说教”,更加实用,在纪律性、组织性得到加强的同时,他们也有了“淡定”的资本。
前景预测
靠“企业战士”精神走出低谷
在分析这场大灾将对日本的民族文化有哪些影响时,几位专家都认为日本将在震后走出谷底。
刘柠认为,这样的灾难会对日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