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写作素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高考写作素材

就是看门,也可以把人生放大有一天,荷兰代尔夫特市的市政厅来了一个20多岁的看门人。他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每天开门、关门,来客登记,有时兼任打扫卫生的工作,在每天的大部分时光中,只是坐在接待室的椅子上,看着进进出出的人们。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在首都阿姆斯特丹有许多眼镜店可以磨制放大镜。朋友告诉他,放大镜是一种很奇妙的新玩意,可以将很微小的东西放大,使观察者可以清清楚楚地观看。年轻的看门人也想拥有这种放大镜,可是价格比较贵。他看了眼镜店师傅磨镜片的过程,自己便默记在心,回去后找来玻璃材料,利用自己充裕的时间,耐心地磨起了镜片。   心灵手巧的看门人,天生就是做手工艺的材料。他将镜片磨得十分精巧光滑,一改当时镜片做工粗糙、成像模糊的缺点。而且,他还给自己的放大镜制作了一个架子,并在放大镜的下面放置了一块铜板,在铜板上钻一个小孔,让光线从底下向上透过来,照亮被观察的物体。经过磨制改装的放大镜,可以看到蜜蜂腿上如缝衣针一样竖立着的短毛。随后,看门人将能够想到的小东西,蜜蜂的螫针、蚊子的长嘴和一种甲虫的腿,一个接一个地放在镜下,观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好奇心得到满足后,看门人又开始制造更大倍数的放大镜,他想看清楚更小的物体。   后来,看门人的朋友拉格夫发现了他身边的这位民间科学家,他知道这位年轻人的发明是了不起的。在拉格夫的鼓励和帮助下,看门人将整理出来的观察记录和最得意的放大镜寄给了英国皇家学会。   “一个粗糙沙粒中有100万个‘狄尔肯’(拉丁文,指细小活泼的物体);而在一滴水中,‘狄尔肯’不仅能够生长良好,而且能活跃地繁殖——可以寄生大约270多万个‘狄尔肯’”——当皇家学会的会员看到这样的记录后,觉得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经过严格地检验,皇家学会的会员们惊奇地发现,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狄尔肯”故事,在微观世界里竟然都是真实的……不久,这篇观察报告就被译成英文发表在皇家学会的刊物上,这位年轻人也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的正式会员。   这位把人生放大到令人敬仰的看门人,叫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并没有陶醉在巨大的荣誉之中,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显微镜记录微观世界里发生的故事。列文虎克一生中制造了491架放大镜,有的可以将物体放大二三百倍。1723年,91岁的列文虎克在弥留之际,将自己制作的部分放大镜以及精良仪器的制作秘诀,赠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   生活中,我们或许会感觉自己的工作太平凡,感到成功离自己很遥远,甚至有时我们还会怨天尤人。其实,很多成功者的工作和我们一样平凡,只是他们有着一种执著的精神,才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以平庸了此一生。■到哥伦比亚大学换灯泡“在哥伦比亚大学,换一只灯泡需要多少名学生?”   答案是76名。其中,1名学生换灯泡;50名举行集会,争取不换灯泡的权利;另外25名则举行反要求的集会。   这是一则在美国流传甚广的笑话。笑话背后,调侃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太过自由”的学术气氛。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素有“激进主义的温床”之称。但在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鲍林格眼中,这没什么好笑的:“我们一直都崇尚辩论和言论自由。”   对于坐落在纽约闹市区的哥伦比亚大学来说,它的性格恰如它的所在地一样,繁华、喧闹、自由,甚至是兼容并蓄、光怪陆离。鲍林格毫不犹豫地表示:“纽约是世界上最精彩、最具活力和包容力的城市,这里的人们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永远在接受新的思想、新的事物,并且永远不会满足,这是纽约的性格,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性格。”身处纽约这样的大都会,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们也自然“胸怀世界,事事关心”,他们对时事极为关注,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则笑话正说明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这一独特的个性。   2009年9月24日,哥伦比亚大学不顾美国政界的反对,做出了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惊人举动,邀请正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的伊朗总统——“美国的敌人”艾哈迈迪·内贾德到学校发表演讲。此前,纽约市议会议长克里斯蒂娜·奎因曾致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要求校方取消对内贾德的邀请,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参议员约翰·麦凯恩也发表声明反对哥伦比亚大学对内贾德发出邀请。   哥伦比亚大学就是这样一个自由与宽容的言论场。在这样自由与宽容、崇尚辩论的学术氛围中,哥伦比亚大学培养了无数世界级的人才,这其中包括3名美国总统、39名诺贝尔奖得主。不少取得重大成就的中国人也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留下过求学的脚步,如胡适、闻一多、徐志摩、李政道等。   一所宽容的大学从来都不会寂寞,一所崇尚自由的大学从来不会缺少杰出的人才。值得一提的是,哥伦比亚大学每年都会录取一些中国学生。你只要英语水平够好,就可以直接申请读哥伦比亚大学的本科甚至是研究生专业。   “到哥伦比亚大学换灯泡”,应该是许多人喜欢的选择。赢在

文档评论(0)

zhuanye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