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昌

   1.高昌古城   各种史书和大量考古实物充分证明,从汉至唐,高昌和敦煌地区一样,是完全由汉人和汉文化主导的地区。   这一事实的最好证明,是在西域外族语言文献中,高昌的名字长期是Cinackand及其变体,意为“秦城”,也即中国城。直到北宋初年佚名作者波斯文著作《世界境域志》(Hudud al-Alam),仍然如此。   高昌(维吾尔语Qara-hoja)故城坐落在火焰山脚下,木头沟畔的哈拉和卓乡,西距吐鲁番市 40千米。城墙高耸,昔日雄风犹存。登高展望,全城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布局可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总面积220万平方米。城垣保存较好,外 城墙基厚12米,高11.5米,周长约5.4千米。城墙都由夯土筑成,夯层厚8至12厘米,间杂少量的土坯,有极清晰的夹棍眼。据史书记载,高昌城当年城 墙上共有12重大铁门,分别冠以“玄德”、“金福”、“金章”、“建阳”、“武城”等不同名号。城市中房屋鳞次栉比,有作坊、市场、庙宇和居民购买力区。城内的建筑布局与当时长安城相仿。全城人口达3万,僧侣3千。现在,城内建筑遗址遍布,尤以西南最为密集,当年的庙宇、佛堂、街道都历历在目。当年唐代高僧玄奘也曾在此盘桓过一段时间,还为高昌王讲过经。    高昌是和交河齐名的丝路名城。公元前1世纪,西汉大将李广利率领部队在此屯田,设立高昌壁;公元327年设高昌郡。公元450年,北凉残余势力灭了车师前国后,高昌城一跃而为吐鲁番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60年成为高昌国都城。640年唐朝统一高昌,在此设立西州,辖高昌、交河、柳州、天山、蒲昌五县。9世纪后成为回鹘高昌国的首府。公元1275年,蒙古游牧贵族都哇叛乱时率领12万骑兵围攻火州(高昌),长达半年,回鹘高昌王巴尔术阿而忒的斤英勇战死,高昌城就毁于一旦。1961年高昌故城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昌古城,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汉代,因其“地势高敞,人广昌盛”因而得名。公元460年(和平元年)车师国亡,柔然立阚氏伯周为王,称其国为高昌国,掀开了高昌王国的序幕。   高昌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初称“高昌壁”,为“丝路”重镇。后历经高昌郡、高昌王国、西州、回鹘高昌、火洲等 长达1300余年之变迁,于公元14世纪毁弃于战火。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经贸活动十分活跃,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由高昌传入内 地,毫不夸张的说,它是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也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鼎鼎大名的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公元629年,为了提高佛教学水 平,29岁的玄奘,不畏杀身之祸,偷偷离开长安,出玉门,经高昌,沿丝绸中路到印度,遍游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诸国,历时17年。在高昌,玄奘诵经讲佛,与高昌王拜为兄弟,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东偏南约46公里火焰山乡所在地附近。城郭高耸,街衙纵横,护城河道的 残迹犹存,城垣保存基本完好,分内城、外城、宫城三重。外城大体呈正方形,墙厚12米,高11.5米,周长5.4公里。为夯土板筑,部分地段用土坯修补, 外围有凸出的马面。每面大体有两座城门,而以西面以北的城门保存最好,有曲折的瓮城。   内城居外城正中;西南两面城墙大部分保存完好。周长约3公里。宫城为长方形,居城北部,北宫墙 即外城北墙,甫宫墙即内城北墙。这一带尚存多座3-4米高的土台,当时为回鹘高昌宫廷之所在。 内城中偏北有一高台,上有高达15余米的土坯方塔,俗称 “可汗堡”,意为王宫,稍西有一座地上地下双层建筑,可能为宫殿遗址。外城内西南有一大型寺院,寺门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85米,占地约1万平方 米,由山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等组成。大殿内尚残存壁画痕迹。唐代高僧玄奘西游取经,于贞观二年(628年)春,曾到高昌国讲经一月余,据即在此寺内。寺院附近,还残存手工作坊和集市遗址。外城内东南部有一小型寺院,残存的壁画较上述大寺完美。   风土人文   高昌居民以汉族(主要为汉魏屯戍军民的后裔和逃避战乱的内地移民)为主,少数族(主要为昭武九姓和其他西域国家的侨民)为辅。因而高昌国建制,如官制、兵制、赋役制、士族制等,大抵脱胎汉晋,又自具特色。汉族传统文化在高昌占统治地位。俗奉天神,兼信佛法。十六国时期,祆教已在高昌流行,但佛教在高昌一直受到尊崇。道教也有一定的影响。   高昌气候温暖,宜蚕,谷麦再熟。著名土产有赤盐、白盐、葡萄、冻酒、刺蜜、白面、叠布(棉布)及丝织品等多种。其地处天山南北孔道,丝绸之路北路冲要,政治稳定,物产丰富,文化发达,中西使节、商客和僧侣过往频繁,成为汉唐间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15世纪初,已风物萧条,僧寺零落。 2.高昌国   高昌为西域古国,位于今新疆吐 鲁番东南之哈喇和卓(Karakho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