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简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县简史

临县简史 太古先有天地,然后经数十亿春秋,河川落定。遂于中生代燕山期之造山运动,今之临县地况形成。又历数百万寒暑,黄土之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千疮百孔,气象万千也。清《临县志》有云:“临东接离石、南通孟门、西抵黄河、北去五原,表里山河,亦西北要会也”。 临县有信史久矣,属黄河文明发端之一。上古之世,早有披毛戴角部落在此繁衍生息。三代以前,属北狄杂胡之所。虽臣服华夏,时有叛乱。五帝时,因大禹王治水循迹在此,今留前后大禹村著称。夏属冀州,猃狁逞凶一时,进占今临县境。为华夏劲敌也。商时为西落鬼戎占据,属夷狄种。兼有夏后氏之遗民杂居,乃中华之先民也。周属并州,其境先为林胡占据,又有猃狁、燕京之戎相互攻伐而领之。春秋属晋地,居民称娄烦,赤狄,大小戎戎。赤狄居民多称隗氏,春秋末,晋国大肆攻伐赤狄诸部落,狄人多融入于晋。临县始内附华夏,为中国领土矣。今汉人有隗姓者,其先祖为古赤狄族者也。战国初,为赵之离石邑,是时,境东南(今车赶、湍水头地区)、境南(三交古镇以南林家坪、招贤、碛口地区)分封诸侯:一曰“皋狼”;一曰“蔺”。为三晋西部重镇。蔺邑(今碛口)为赵、秦争夺之所在,自周安王二十一年(前381)至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前后134年,大战役八次,小磨擦无数。秦庄襄王三年后,归秦,属太原郡瞎。秦始皇帝统一中国,属太原郡。三代及秦,临县人烟稀少,多为戎狄之民游牧,及春秋晋国内附华夏,华人进占,戎狄融合。始有农耕,民众稍多。因战国及秦末战乱,汉初时人丁稀缺,制约文明开发。 大汉高祖六年(前201),韩王信降归匈奴。十年(前197),陈豨反叛汉主,高祖亲征剿灭。一败走西河,一遁于今汉高山。经大汉文景之治,移居临县汉人颇多,且无战乱,人丁兴盛其一;固至大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始设县治于今黑峪塔村古城梁。因湫水纵贯县境南北,故取名临水县。属西河郡,治所平定县(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境)。西河郡属36县,地跨秦晋,河东为15县 ,临水县其一。县境南有皋狼、蔺、平周。王莽时,临水县改监水县。后汉兴,复故名。人丁如前汉故。后汉永和五年(140),匈奴掠西河郡,居民死伤无数,郡治南徙509里治置离石。郡辖36县并为13县,临水并归离石。境东南之“皋狼”、境南 “蔺”由诸侯国改县治。汉末,西河郡并入太原郡。灵帝末,郡县俱废。献帝时,遭匈奴攻伐,居民多死于非命!汉时,其境森林茂密,气候湿润,河流清澈,浓郁清新,天然之所在也。 三国初,仍属太原郡。曹魏黄初二年(221),重置西河郡,治所兹氏(今汾阳市)。临水县被匈奴攻占,县治废,作胡虏牙帐。汉人多被杀绝,农耕停滞。匈奴人牧马与临川之野,厉兵秣马,延三代励精图治,谋取华夏。匈奴因势小,臣服于晋皇帝。西晋永兴元年(304),匈奴左部帅刘渊屯兵境内今刘王沟村(属三交镇),秣马练兵,广积粮草,后率众起事,攻陷离石,自称大单于。10月,建都左国城,荐称汉王(刘王沟村名源于此,今有刘王庙佐证)。其弟刘耀屯兵耀头,建城设防,修有宫室。今有皇姑坟犹存于世。且今临县匈奴后人,已不为后世所知。中国即乱,后羯人石勒部属驻扎紫荆山,于东晋太兴二年(319),自称赵王,寻遣车骑将军石虎讨鲜卑于离石,悉降其众城,改西河郡为永石郡(紫金山今犹存石勒祠遗迹)。近百年间,几易其主,频遭异族蹂躏。被匈奴刘渊(前赵)、羌人部落、羯人石勒(后赵)、氐人苻健(前秦)、鲜卑慕容儁(前燕)、氐人苻坚(后秦)、鲜卑慕容垂(后燕)轮番占领。盖中华横遭五胡之乱,自临水县始也。五胡十六国,临水竟占其半。此间汉人多被斩杀,且胡人亦多相攻伐,战乱不断,民居无定所,胡人多以游牧狩猎为生。 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吐京胡新支反叛,自称为王,盘踞境内乌突戌(今白文镇黒峪塔村北),后遭围诛;天兴初,隶属离石镇。临水内附鲜卑魏朝,汉人迁徙定居者有之。永熙二年(533),经“河阴之变”,大将军尔朱兆率余部自洛阳亡逃临县境界赤坚岭,大丞相高欢挥师围堵,兆自杀于山中,其妻及残部于乌突戌受降。北齐天保三年(552),属西汾州,置昌化县。其境复归华夏,战乱方息,人丁逐渐兴盛。其时,四百余里长城纵贯境内东麓。黑峪塔村北设乌突戌,为长城三十六戌之一。后北周统一中原,临水县归周,于大象元年(579),置郡、县,取名乌突郡,乌突县。故治在今大禹乡府底村。临南(三交镇以南)置定胡郡、定胡县,故治皆在今柳林孟门镇。临东(三交镇以东)置窟胡郡、窟胡县,故治今方山南村。建德六年改离石,为离石郡治。华夏民族融合,经三百余年,汉人势危,胡人彼此逞凶。征伐不断,华夏遭殃。临水植被尽遭砍伐,气候变迁,岁月无痕矣! ?隋开皇元年(581),废郡。改乌突县为太和县;改窟胡县为修化县;定胡县依旧。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三县俱属离石郡。唐武德三年(620),改太和县为临泉县,属北和州,贞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