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波资料

1、 气象 宁波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强,四季分明。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是本区低温少雨季节;春末夏初为过渡时期,副热带极峰开始影响本区,气旋活动频繁,冷暖空气交替,空气湿润,阴雨绵绵,习称“梅雨季”;夏秋7~9月间,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少雨,且常有热带风暴侵入,带来大风大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根据宁波市气象站自1971年至2005年共计35年来的气象资料统计: (1)气温:年平均气温16.6℃,极端最高气温39.0℃(2003年7月17日),极端最低气温-6.6℃(1977年1月31日),最热月平均气温27.9℃(7月),最冷月平均气温5.4℃(1月)。 (2)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1305.3mm,年最大降水量1625.6mm(1997年),年最小降水量797.3mm(1979年),年平均降雨天数150.9d,最大连续降雨天数18d,雨量达251.3mm(1990年8月30日~9月16日)。 (3)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458.4mm,月最大蒸发量293.0mm(1971年7月),月最小蒸发量33.9mm(1990年2月)。 (4)积雪:历年最大积雪深度14.0cm(1977年1月30日)。 (5)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向,频率10%,夏季主导风向以东南偏东为主,冬季主导风向以西北为主。 (6)风速:夏季平均风速(7、8、9月)4.8m/s,冬季平均风速(12、1、2月)5.8m/s,历年瞬时最大风速>40.0m/s(1981年9月1日,1986年8月28日,1988年8月7日),最大台风十分钟平均风速34.3m/s(东风,1988年8月8日)。 (7)雷暴:年平均雷暴日数27.5d,年最多雷暴日数44d(1980年),年最小雷暴日数8d(1978年)。 本区灾害性天气主要为强冷空气、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本地区的强冷空气为11月至翌年4月,平均每年2~4次,24h内一般降温7~9℃,最多达12~14℃,多出现降雨和8级以上偏北大风;热带风暴和台风是影响宁波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当它袭来时,常伴随狂风、暴雨等。 据1949~1998年50年间的统计资料表明,影响本区的热带风暴有200个,平均每年为4个。影响最多的年份是1959年和1960年,均为8个,影响最少的年份是1996年,几乎不受热带风暴影响。热带风暴和台风发生在每年的5~11月,而主要集中在7~9月,占总数的80%。8月份是热带风暴和台风活动的高峰期,为70个,占总数的35%。本区受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最早的是5月19日(6103号台风),结束最迟是11月18日(6721 号台风)。 2、 水文 工作区位于宁波平原,属甬江水系,甬江由奉化江及姚江在宁波城区三江口汇合而成,流向东偏北,在镇海口入海。姚江干流曲折东流至宁波市区姚江大闸,出闸行3.3km至宁波市区三江口,与奉化江汇合为甬江。姚江全长107.4km,流域面积1934km2,1959年7月姚江大闸建成后,构成平原型河道水库。姚江河床平坦,水面比降小于0.01‰,河宽50~150m,最宽处250m,水位0.93m,平均水深5m左右,余姚站姚江最高洪水位2.49m;奉化江全长92.6km,流域面积1354km2,为潮汐河流。市区段水面宽度130~150m,水深3~8m,最深处达10m左右,三江口最大水深可达20m;甬江三江口以下河段全长25.6km,为感潮河,年迳流量约40亿m3。宁波站潮位:历年最高潮水位2.903m(1985国家基准,下同),历年最低潮水位-1.657m,平均高潮位1.213m,平均低潮位-0.487m。 场区地表水属宁西平原河网水系,河渠密布,每平方公里面积内河渠长度在2.5~4.0公里之间,河渠宽度在15~50m之间,主要为后塘河、西塘河和北斗河。车站西距北斗河40m左右,北斗河河面宽度达20~40m,水深在1.5~5.5m,水位距岸顶1.0~2.0m(照片5)。车站南侧原为西塘河,上世纪七十年代回填,并在其上修建浅层人防,所填埋河道(暗浜)与西塘河水力联系密切。 3、 区域地质构造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宁波断陷向斜盆地中部,区域构造单元属华南加里东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丽水—宁波隆起带中的新昌—定海断隆带。地质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不同展布方向和不同切割深度的断裂相互交织,形成了本区特有的网格状构造格局,并控制了区内的地质作用和地震活动(见图3.1-1)。 距拟建场地东侧处有镇海~温州北北东向大断裂(编号为13),是一条多期活动的导震断裂,在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初期均有过活动,其中招宝山断裂则是它的组成部分;.2-1。因此,工作区地震具有强度弱、频度低,且以弱震、微震为主的特点,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好,见图3.2-1。 综上所述,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