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春秋战国、秦汉时代的城市? 一、春秋战国时代城市发展背景 二、春秋战国时代的重要都城 三、春秋战国时代城市特点和思想变革 四、秦、汉时代社会及城市概况 五、西汉时期封建社会新型区域规划 六、秦汉时代的都城 一、春秋战国时代城市发展背景 周平王迁都洛邑-秦灭六国(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生产力巨大变革 促进农业、商业、手工业发展,商人日益增多(范蠡、吕不韦) 商业都会(齐即墨-山东平度、魏大梁-开封、楚郢都-湖北江陵、越吴-苏州) 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风俗一系列大变革 礼崩乐坏,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城池建设 墨子与公输般 发展水路交通运输 二、春秋战国时代的重要都城 1、齐临淄 2、鲁曲阜 3、楚郢都 4、吴淹城 齐临淄 临淄是战国时代最大最繁华的城 市,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据《战 国策·齐策》苏秦为赵合纵说齐章 中记载,“临淄之中七万户……甚 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 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tá)鞠 者;临淄之途,车磬击,人肩摩, 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家敦而富,志高而扬”。苏秦虽有 夸张,但也不致远离事实。 7万户,按每户5人估计,城市总 人口当在30万以上,从城址之 大,也完全有此可能。从所描写 城市内的繁荣拥挤,可见当时就 已有商业性的街道。 鲁曲阜 吴淹城 江苏省常州市南,是西周淹国都城。三重城墙,分王城、内城、外城。王城呈方形,周长约0.5公里;内城为不规则圆形,长约1.5公里;外城也是不 规则的圆形,周长约2.5公里。另外还有一道外城廓,周长约3.5公里。城墙均 用土筑,三道城墙都只有一个旱路旱路城门,且三个城门不开在一个方向上。 内城地势高,中间有块高地,可能是王城宫室遗址。三道城墙外都有护城 河,内、外城的护城河水面宽广。在外城西部有并列的三个土墩。城外附近土 墩很多,皆为不同时期的古墓葬群。现在地面上还基本上保存着该城遗址。 江苏武进淹城 “城”与“郭”的形制 都城一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 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 城为贵族王宫,城中一般都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 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 廓主要是工商业者、平民、农民居住的地方,以及商市的集中地。 三、春秋战国时代城市特点和思想变革 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职能有所增强。 著名工商业城市不下二三十个: 陶(山东定陶) “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史记》 齐即墨-山东平度、魏大梁-开封、楚郢都-湖北江陵、越吴-苏州 “城”之性质的演变--真正意义上城市的形成 “宫市”的演变,市从宫分离出来 “筑城以卫君”(夏,奴隶社会)--“城,以盛民也”《说文》(汉) 政治中心/经济中心 城市价值观的升华,从狭隘的保卫角度转进到经济上广阔的进取角度。 城市类型的丰富,城市网络的新局面。 (4)创立了较全面的古代城市功能分区的制度。 “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管子·大匡》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其事乱。是故 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 ——《管子·小匡》 (5)认为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应协调起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 “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 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 ——《管子·度地》 (6) 城郭之制 “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 ——《管子·度地》 《管子》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一本革命性的重要著作,它的意义 在于打破了中国古代城市单一的礼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建立了理性思 维和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准则,影响极为深远。 此外还有《孙子兵法》和《商君书》 四、秦、汉时代社会及城市概况 第一帝国:秦汉时代 贵族性格,世族的力量大 第二帝国:隋唐宋时代 大规模有系统的科举取士,新的官僚政治,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外向”,“竞争性”,“扩张性” 第三帝国:元、明、清时代 “内向”及“非竞争性” 费正清、黄仁宇(大历史) 城市发展的背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