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工艺学讲述
三、简答 1.固体催化剂中载体的作用? 2. 常减压蒸馏的原理? 3. 原油在进行加工前为什么要先进行脱盐、脱水的预处理? 4.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四、画图 画出常减压蒸馏的工艺流程图。 无机化工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1.无机化工:分析研究无机化工过程规律的学科。 2.内容:典型无机产品的生产工艺 3.任务:通过典型无机产品学习,熟悉这些产品的生产原料、生产方法、工艺过程,掌握这些无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工艺条件,了解无机化工生产行业的发展动态以便进行生产过程。 二、无机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1、合成氨、硫酸、纯碱等产品的年产量反映一个国家的化学工业发展水平。 2、氨是一种重要的含氮化合物,用途广泛。氮素肥料、制药、国防。 3、合成氨工业的迅速发展,还促进了一系列科学技术和化学合成工业的发展。 4、纯硫酸曾被誉为工业之母。 三、无机产品的工业生产情况及发展概况 1788年 以食盐制碱 1841年 生产过磷酸钙 1870年 生产钾盐 1892年 电解食盐水 1913年 合成氨 (一)合成氨生产的发展 1.原料构成 煤、天然气、石油及重油 从固体燃料为主转移到以气体和液体燃料为主。 2.生产规模 单系列的大型装置 3.能源消耗 合成氨的生产除原料为天然气、石油脑、煤炭等一次能源外,整个生产过程还需要较多的电力、蒸汽等二次能源,且需求巨大。 4.生产自动化 合成氨生的特点是工序多、连续性强。 第三章 合成氨 第一节 概述 一、氨的性质 1.无色、强烈刺激性臭味气体 2.氨的用途:尿素、氮肥、合成材料、制药、冷冻剂、炸药。 3、氮的固定:使空气中游离氮转变成化合态氮生物过程。(将氮气转化为氨气的过程) 二、合成氨工业 第一步:造气,即制备含有氢、氮的原料气的生产过程。 第二步:净化,即对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 第三步:压缩和合成,将氢气、氮气压缩到高压,在铁催化剂与高温下合成氨。 三、合成方法与优缺点 低压法:操作压力低于20MPa,450-550摄氏度。设备易管理;合成率低。 高压法:操作压力高于60MPa,550-650摄氏度。投资少,生产能力强;生产设备要求高。 中压法:操作压力介于30-35MPa, 450-550摄氏度。介于低、高之间。 目前,一般采用中压法。 第二节 原料气的制取 活动一 固体燃料造气 一、固体燃料气化过程 以焦炭或煤为原料,在一定的高温条件下通入空气、水蒸气或富氧空气-水蒸气混合气,经过一系列反应生产含有CO、CO2、H2、N2及CH4等混合气体的过程。气化剂通过炽热固体燃料层时,所含游离氧或结合氧将燃料中的碳转化为可燃性气体,这种气体称为煤气。 以空气和水蒸气分别做气化剂时,得到的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当混合气中的(CO+H2)与N2体积之比为3.1~3.2,即称为半水煤气。半水煤气主要用作合成氨的原料气。 二、半水煤气的生产方法: 1、半水煤气生产的特点 作为生产合成氨用的半水煤气,要求气体中(CO+H2)与N2的比例为3.1~3.2。 碳与空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而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为了解决气体成分与热量平衡这一矛盾,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外热法 、富氧空气气化法 、蓄热法 。 2、间歇式制半水煤气的工作循环 ①吹风阶段 ②一次上吹制气阶段 ③下吹制气阶段 ④二次上吹制气阶段 ⑤空气吹净阶段 三、间歇式制半水煤气的工艺条件 1.温度:工业上采用的炉温范围一般为1000~1200℃,炉内最高温度应比燃料灰熔点低50℃。 2.吹风速度:0.5~1.5m·s-1,对内径2.74m的煤气发生炉,风量为18000~28000m3·h-1(标准状态)。 3.蒸气用量 :内径2.74m的煤气发生炉蒸气用量约5~7t·h-1,蒸气流速以选用0.1~0.35 m·s-1为宜。 4.燃料层高度 :根据工厂实践经验,对粒度较大、热稳定性较好的燃料,采用较高的燃料层是可取的。但对颗粒小或热稳定性差的燃料,则燃料层不宜过高。 5.循环时间及其分配 :目前的工业生产上一般取循环时间等于或略小于3min。 6.气体成分:要调节气体中(CO+H2)与N2的比值为3.1~3.2。 活动二 烃类造气 一、烃类造气的原理及工艺条件的选择 1、转化反应的化学平衡 CH4+2H2O CO2+4H2 影响甲烷蒸汽转化反应平衡组成的因素: ①水碳比 ② 温度 ③压力 2、转化反应速率 ①甲烷转化率 图2-3 反应速率与转化率及反应温度的关系 CH4转化率/% 反应速率/(mol·m2·h-1 ②温度 ③内扩散 3、蒸气转化催化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