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eka实验报告
DWDM课程实验报告
班级:信管11-1
姓名:陈丽华
学号:201108071131
实验目的
验证
实验内容
聚类分析
(1)数据准备
1. 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使用WEKA作数据挖掘,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我们的数据不是ARFF格式的。幸好,WEKA还提供了对CSV文件的支持,而这种格式是被很多其他软件,比如Excel,所支持的。现在我们打开“bank-data.csv”。
利用WEKA可以将CSV文件格式转化成ARFF文件格式。ARFF格式是WEKA支持得最好的文件格式。
此外,WEKA还提供了通过JDBC访问数据库的功能。
2.“Explorer”界面
“Explorer”提供了很多功能,是WEKA使用最多的模块。
3. bank-data数据各属性的含义如下:
id: a unique identification number age: age of customer in years (numeric) sex: MALE / FEMALE region: inner_city/rural/suburban/town income: income of customer (numeric) married: is the customer married (YES/NO) children: number of children (numeric) car: does the customer own a car (YES/NO) save_act: does the customer have a saving account (YES/NO) current_act:does the customer have a current account (YES/NO) mortgage: does the customer have a mortgage (YES/NO) pep: did the customer buy a PEP (Personal Equity Plan,个人参股计划) after the last mailing (YES/NO)
上图显示的是 “Explorer”打开“bank-data.csv”的情况。
(2)聚类的任务是把所有的实例分配到若干的簇,使得同一个簇的实例聚集在一个簇中心的周围,它们之间距离的比较近;而不同簇实例之间的距离比较远。现在我们对前面的“Fund-data-normal”作聚类分析,使用最常见的K均值(K-means)算法。
运行WEKA的主程序,我们点击进入“Simple?CLI”模块提供的命令行功能。在D盘下进行转换,在新窗口的最下方输入框写上javaweka.core.converters.CSVLoader?D:/Fund-data.csv?? D:/Fund-data.csv.arff即可完成转换,生成文件“D:/Fund-data.csv.arff”。用“Explorer”打开训练集“Fund-data-normal.arff”。用“Explorer”打开刚才得到的“Fund-data-normal.arff”,并切换到“Cluster”。点“Choose”按钮选择“SimpleKMeans”,这是WEKA中实现K均值的算法。点击旁边的文本框,修改“numClusters”为6,说明我们希望把这734条实例聚成6类,即K=5。下面的“seed”参数是要设置一个随机种子,依此产生一个随机数,用来得到K均值算法中第一次给出的K个簇中心的位置。我们不妨暂时让它就为10。??
选中“Cluster?Mode”的“Use?training?set”,点击“Start”按钮,观察右边“Clusterer?output”给出的聚类结果。见下图
(3)本次实验采用的数据文件是Fund-data-normal,通过观察本次实验的实验结果观察,我们可以知道:?Number?of?iterations:?5,意味着本次实验把这734条实例聚成了6类,即K=5?和Within?cluster?sum?of?squared?errors。这是评价聚类好坏的标准,数值越小说明同一簇实例之间的距离越小。如果把“seed”参数改一下,得到的这个数值就可能会不一样。我们应该多尝试几个“seed”,并采纳这个数值最小的那个结果。Cluster?centroids:之后列出了各个簇中心的位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