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求索真理的历程》公开课__原创分析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测试 1.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中国加入WTO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 ③全国大学生辩论赛 ④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⑥《十二五规划》 ⑦学生在教室里听课 ⑧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⑩小行星撞击地球 A.①②⑤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④⑥⑧⑩ D.⑤⑥⑦⑧⑨⑩ 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②理论与实践应该相结合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没有认识的发展就没有人们的实践活动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3.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 )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形成性测试 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对毛泽东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④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认识论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 原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要正确对待错误。 认识论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坚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 1、世界物质性原理 6、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3、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7、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2、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高考考点展示:(4个) (二)认识论(实践、真理、认识) 实践 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认识论2、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原理及方法论 认识论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及方法论 考点分级 考点展示 考情分析 高频 考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本课知识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各种题型均有所涉及。结合当前实际,复习备考中应注意: 1.结合重大科技成果、人类对事物认 识的进展及重大理论、制度创新及决策等,考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结合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考查真理的属性 考 点 分 级 考点展示 考情分析 热门考点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结合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研究、对社会制度的探索及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考查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1、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考点一 实践及其特点 2、实践的特点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注意3点: 实践的主体 实践的对象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是直接现实性活动 非纯主观思维活动 第二: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第一发射窗口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再次重返月球的开始。发射“嫦娥三号”与燕子筑巢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 第三: 1、“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是全体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说明事件具有什么特点? 2、中国的探月工程三步“绕、落、回”,现在还只走到第二步,没有完成第三步,这说明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人教新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课件分析.ppt
- 上海松江报警主机3208主机操作解析.ppt
- 2014会计报表附注模板分析.doc
- 2014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乘加乘减》分析.ppt
- 现代信号分析课程大作业.doc
- 2014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第一课时ppt课件分析.ppt
- 2014公路试验简答题分析.doc
- 2014全国计算机二级VB笔记分析.doc
- 2014信息技术试题打印稿分析.doc
- 环洲企业开局智慧.pptx
- Unit 6 Get Close to Nauture Lesson 22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3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2025食品饮料行业AI转型白皮书-2025食品饮料行业数智化转型领先实践.pdf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4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5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6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软件公司员工考勤异常处理.doc
- 2025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题库500道及完整答案【有一套】.docx
- 2025年四平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