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重量分析法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重量分析法分析

第十八章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概论 沉淀的完全程度与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沉淀的形成与沉淀条件 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和分析结果的计算 二、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 3. 对沉淀剂的要求: (1)选择性要好 要求沉淀剂只能和待测组分生成沉淀,而与试液中的其它组分不起作用。 (2)过量的沉淀剂易挥发,在沉淀干燥或灼烧时可被去除 一些铵盐和有机沉淀剂都能满足这项要求 §18-2 沉淀的完全程度与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 同离子效应 2. 盐效应 3. 酸效应 例 已知AgCl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1.3×10-5mol·L-1,计算AgCl在0.10mol·L-1氨水中的溶解度。 §18-3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杂质混入沉淀的主要原因有共沉淀和后沉淀。 一. 共沉淀 当沉淀析出时,溶液中一些在该条件下本来是可溶的杂质一起沉淀出来的现象称为共沉淀现象。 共沉淀可分为吸附共沉淀、包藏共沉淀和混晶共沉淀。 §18.4 沉淀的形成与沉淀条件 三、沉淀条件的选择 均匀沉淀法 利用化学反应,在溶液中逐步、均匀地产生所需沉淀剂,避免局部过浓现象,降低相对过饱和度,使沉淀在溶液中缓慢、均匀析出,形成易过滤洗涤的大颗粒沉淀。 优点: 加入的试剂并不直接与溶液中的待测离子产生沉淀,而是通过一个缓慢的化学反应过程,在溶液内部产生沉淀剂,使沉淀均匀而缓慢地形成。 §18-5 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或 灼烧和分析结果的计算 沉淀的过滤 对沉淀的过滤,可按沉淀的性质选用疏密程度不同的快、中、慢速滤纸。如Fe(OH)3、Al(OH)3等非晶形沉淀应用疏松的快速滤纸过滤,以免过滤太慢;粗粒的晶型沉淀,如MgNH4PO3﹒6H2O用中速滤纸;较细粒的沉淀,如BaSO4等选用最紧密的慢速滤纸,以防止沉淀穿过滤纸。 对于需要灼烧的沉淀,常用无灰滤纸(每张滤纸灰分不大于0.2 mg)。 烘干或灼烧 陈化过程能使细小晶体溶解,而粗大晶体更加长大(因为,在同样条件下,小晶粒溶解度大于大晶粒,就使小晶粒逐渐消失,而大晶粒不断长大)。长大的结晶易于过滤和洗涤,晶形更加完整,包藏在晶体内的杂质可部分被排除。但是,若有后沉淀产生,陈化时间不易过长,否则混入的杂质可能增多。 例: 用均匀沉淀法沉淀Ba2+时,于含Ba2+的溶液中,加入硫酸二甲酯,利用其水解反应产生SO42-: 2. 非晶形沉淀 浓、快、稀 热 大量电解质 不必陈化 试样溶液和沉淀剂都应该较浓,加沉淀剂的速度要快,使生产的沉淀比较紧密。但此时溶液中杂质的浓度也相应增大,沉淀吸附的杂质增多。因此,常在沉淀作用完毕后,立即用大量热水稀释,使一部分被吸附的杂质离子转入溶液中。 沉淀作用在热溶液中进行,并加入适当电解质,以防止形成胶体溶液。电解质一般选用在高温灼烧时可挥发的铵盐。 沉淀完毕后不必陈化,立即过滤、洗涤。 四. 有机沉淀剂 特点: (1)形成的沉淀溶解度小,利于沉淀定量完全。 (2)吸附杂质少,易获得纯净的沉淀,且沉淀颗粒较大,易于过滤、洗涤。 (3)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较大,有利于提高分析的准确度;有机沉淀物烘干后组成恒定,不需高温灼烧即可作称量形式。 (4)有机沉淀剂性质各异,选择性较高。 (5)有机沉淀剂本身溶解度不大,易夹在沉淀中;有些沉淀易粘浮于器皿壁或漂浮于溶液表面,带来操作上的困难。 8-羟基喹啉测定Al3+、Mg2+等 在弱酸性或弱碱性溶液中(pH=3-9)。8-羟基喹啉与许多金属离子发生沉淀反应,生成的沉淀组成恒定,可烘干后直接称重。8-羟基喹啉的最大缺点是选择性较差。 丁二酮肟测定Ni2+ 四苯硼酸钠测定K+,Ag+等生成离子缔合物沉淀。 四苯硼酸钠易溶于水,是测定K+的良好沉淀剂,且沉淀组成恒定,可烘干后直接称重。 * * §18-1 重量分析概述 一、重量分析法 用适当方法将被测组分经过一定步骤从试样中离析出来,称量其质量,进而计算出该组分的含量。 重量分析法以不同的分离方法分类,可以分为:沉淀重量法、气化重量法(挥发法)和电解重量法。最常用的是沉淀重量法。 沉淀法 将待测组分以难溶化合物从溶液中沉淀出来,沉淀经过陈化、过滤、洗涤、干燥或灼烧后,转化为称量形式称量,最后通过化学计量关系得出分析结果。 试样 Na2SO4 BaCl2 BaSO4 过滤、洗涤 干燥 BaSO4 称 量 计算SO42- 通过加热或蒸馏等方法使被测组分转化为挥发性物质逸出,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