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沉积构造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缝合线是一种裂缝构造。 常见于碳酸盐岩中,但也出现在石英砂岩、硅质岩及蒸发岩中。 三、缝合线(styolite) 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是指生物由于活动或生长而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其中包括生物遗迹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生物生长构造、植物根迹等。 第六节 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 一、生物遗迹构造 生物遗迹构造,即生物遗迹化石,是指保存在沉积物层面上及层内的生物活动的痕迹,如保存在沉积物层面上的爬迹及停息迹,保存在层内的居住迹、钻孔迹等。 1.停息迹构造:由活动的生物暂时停息在沉积物表面 形成的浅坑,坑的形态与生物的腹面形态一致,凹凸相反。 停息迹构造 2.爬行迹构造:活动的生物在沉积物表面移动时形成的轨迹,有足迹及移迹之分。 3.居住迹构造:主要是底栖生物为了避免水流的冲刷及食肉动物的袭击,为了食悬浮物而挖掘一种管状居住穴,管具有方向性及形态特征。 居住迹构造 4.觅食迹构造:由固着底栖觅食动物向沉积物内部进行挖掘形成的通道,通常有分枝状及辐射状,如均分潜迹、螺旋潜迹等。 5.啮食迹构造:通常为食泥的生物在沉积物的表面吞食有机物时造成,有方向性,不分枝,作规则的旋卷弯曲的移动,如类沙蚕迹、旋圈迹、蠕虫迹等。 槽模的出现说明与当时的古沉积环境中有强烈的底流及其冲刷作用。槽模长轴平行于浊流方向,突起一端指向上游,故其形状是确定古流向的可靠标志。虽然槽模不是浊流沉积的独有产物,但是它们总是复理石相沉积的最特征沉积构造,是判断浊积岩相的重要标志。 2.沟模 沟模是砂质岩层底面上一些稍微突起的直线形的平行脊状构造。脊的起伏通常只有1--2mm,极少超过1cm,但可延长较远,且较平直。它是由下伏泥质岩层面上的细沟被砂质物充填而成。 出现的相当多,因此是指示古水流方向的可靠标志之一。 第四节 变形构造 沉积物沉积后,在固结成岩之前,还处于富含孔隙水状况下所发生的形变,均称变形构造。 (一)负载构造 (二)球枕构造 (三)滑塌构造 (四)包卷层理(构造) (五)碟状构造和柱状构造 沉积物形变的机理有几种:  (1)密度大的沉积物(如砂层)覆盖在密度小的沉积物(如被水饱和的泥和粉砂层)之上,形成密度差,在不均匀压力的作用下,引起物质垂向移动。  (2)沉积物的液化和流化作用。 (3)沉积在斜坡上的沉积物因重力作用而产生移动及滑塌。 (4)由于流体流动施加给沉积物表面上的切应力,而产生表层沉积物的形变。 (三)滑塌构造 滑塌构造(slump structure)是指已沉积的沉积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和位移所产生的各种同生形变构造的总称。 滑动变形常引起沉积物的形变、揉皱、断裂、角砾化、岩性混杂 一般伴随快速沉积而产生,它是水下滑坡的良好标志。多出现在三角洲前缘、礁前、大陆斜坡及海底峡谷前缘。 有多种成因解释: (1)沉积物的液化作用; (2)孔隙水的泄水作用。 在浊流沉积中较为常见。 第五节 化学成因的构造 由化学溶解、沉淀作用或结晶作用形成的构造称化学成因的构造。 常见的有: 1. 晶体印痕与假晶 2. 结核 3. 缝合线 一、晶痕与假晶 在适宜条件下,在松软沉积物表面上形成的盐类和冰等物质的结晶体后来由于溶融、溶解作用等而消失,而在层面上留下特殊的晶体印痕。 晶痕被充填或原晶体被别的矿物交代就成了假晶。 晶体印痕一般在泥质沉积物中容易保存。常见的有石盐晶体印痕(石盐假晶)、石膏晶体印痕(石膏假晶)、冰晶印痕等。 石盐晶体的形成环境:盐湖、盐沼、潮坪石盐假晶的出现说明:石盐晶体生长时水体盐度增高,埋藏后孔隙水的盐度降低。 二、结核 指成分、结构、颜色等方面与围岩有明显差别的团块状矿物集合体。 主要是未固结岩石中的呈溶液状态的分散物质,重新分配和集中并逐渐增长而成。 (1)形状:球状、椭球状、饼状或不规则状 (2)大小:1cm~几十cm (3)成分:碳酸盐、硫化铁、硫酸盐、硅质、磷酸盐、锰质 (4)内部构造:很不相同,可以是均质的,同心圆状或放射状等,如龟背石。 (5)产状:可以单独存在,也可呈串球状成群产出,甚至平行层面分布。 同生结核: 同生结核为原始沉积或同生阶段形成。结核呈与围岩界限清晰,不切穿层理,层理围绕结核呈弯曲状。 成岩结核: 成岩结核是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物质重新分配形成的。结核成扁平状,部分切穿层理,部分被围岩掩盖,并见层理围绕结核弯曲。 3.后生结核: 后生结核明显地切穿层理,而不见层理弯曲现象,常分布于裂隙或层面附近。 4.假结核: 一种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