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艺术大师的工作室
关于艺术大师的工作室最近艺术家村、创意产业基地的项目特别多,从北京开始,蔓延到全国各个城市,因为制造业日益退潮,创意产业成了好多政府的主要发展诉求,因而项目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的涌现出来了,最近去了一次桂林开项目会议,商讨的内容居然是在那里建造一个艺术家村。艺术家村、创意产业基地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综合促成,而并非政府、开发商可以自己完成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间,我曾经去过好多城市中的艺术家村、画廊区、创意产业园区,比如纽约的索霍(SOHO),洛杉矶的拉古纳海滩(Laguna Beach),蒙特利尔、温哥华、柏林、巴黎、伦敦、北欧国家、东南亚,可以这些区之所以能够存在,是有综合条件促成的,但是大部分都感觉商业比较强势,文化就显得弱势一点了。越是出名的,艺术家、创意产业凝聚越少,而名牌商业集中,往往造成劣胜优退的情况,因此很警觉艺术家村的发展情况。在一些不那么有综合条件的地方建造艺术家村、创意产业园区,我总有点惴惴。因为自己见得多,知道这些艺术家村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艺术家自由聚合的群落,背后的自然规律不容易把握。在美国,单纯艺术家的积聚中心不少,在城市中心的比较少,市中心的艺术家村、创意产业园大多数是有形成的历史原因,而不是最近打造的。我知道的现在的群落,以纽约最集中,其他大城市,比如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波士顿等等也有类似的群落,但是还是纽约地区最集中。除了纽约市内的索霍、切尔希这些地方,还有最近刚刚冒出来没有多久的诺霍(Noho),这些地方原来是纽约曼哈顿的屠宰场,后来因为廉价,艺术家迁入做工作室,形成氛围,之后价格日益高涨,艺术家也都纷纷迁出了。1991年,我到纽约去,当时陈丹青在42街附近租了一个很小的画室,我去那里坐,他正在画一组静物。我们在画室聊天,谈到原来画家的SOHO,现在被时尚商业挤出去了,他十分忿忿不平,是名牌商业把艺术家的这么优秀的积聚地给毁了。我后来自己去SOHO看看,的确如此,名牌店林立,艺术家都因为铺租太贵,而迁移到附近的诺霍和切尔西去了。当然,还是有好多非常精彩的画廊在索霍,但是如果说要再维持1950年代、60年代那种纯粹文化、艺术的气息,我看是没有可能了。这个索霍是纽约曼克顿内的一个区域,大约由北面的侯斯顿街(Houston Street),东面的鲍维利(Bowery)街,南面的运河街(Canal Street)与西面的第六大道为界。索霍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开始著名,原因是一群艺术家被此区的廉价租金吸引,开始进占租用渐渐搬走的工厂,变成办公室及摄影楼,其邻近区域也在其后的数十年内急速发展。最后,真正的艺术家又渐渐搬走,余下艺术馆、精品店、特色餐厅及年青专业人士留守。索霍出了个安迪.沃霍尔,是很多人挂在口上讲的轶事。沃霍尔在纽约换过五次工作室,他称自己的工作室为“工厂”( factory),都在纽约曼哈顿,第一个在列克星敦大街1342号(Factory: 1342 Lexington Avenue);东47街231号(The Factory: 231 East 47th street,这是沃霍尔1963–1967年期间工作的地方,但是建筑已经不存在了);第二个在联盟广场33号(33 Union Square),在“德克大厦”(Decker Building)里面,沃霍尔于1967-73年在这里工作,是很关键的时代;第三个离开上面那个联盟广场33号德克大赛不远的百老汇大街860号(860 Broadway),这个建筑我最近去看过,完全装修一新,一点沃霍尔时代的痕迹都看不见了;第四个在33街东22号(22 East 33rd Street),这是沃霍尔后期的工作室,时间在1984–1987年间;这个建筑也不存在了。他最后的私人工作室在麦迪逊大道148号(158 Madison Avenue)。在纽约他曾经有两个家,一个在列克星敦大街1342号(1342 Lexington Avenue),最后一个家在66街东57号(57 East 66th street),也就是他第一个“工厂”所在地。沃霍尔成功的主要画廊是卡斯特里画廊(Leo Castelli Gallery ),安迪·沃霍尔和其他几个波普大师主要靠索霍附近的卡斯特里画廊(Leo Castelli Gallery )卖画,因此他的工作室也离开那里很近,后来几个工作室都在曼哈顿中城周边,围绕这索霍的画廊,他的 “工厂“,除了做画室之外,还兼做各种活动,拍电影、摄影、人体表演、晚上通宵达旦的狂欢,抽大麻,酗酒,性行为无所不有,用世俗的眼光来说,是很乱的一个窝,因此也特别大,到处都是破烂家具,凳子都是缺腿的,到处都是油漆,连天花板都好像打过仗一样,当时国内的前卫艺术刚刚冒头,我想国内年轻艺术家会很喜欢他的这几个“工厂”的。虽然很多人都喜欢索霍这种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