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也要给心灵放一次假.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忙也要给心灵放一次假

再忙,也要给心灵放一次假 ——国培心得选摘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 李一栋 很珍惜参加国培的这次机会。十天的学习,每天的课程都很充实,可再忙,我都会记下一天的学习心得,哪怕已夜至子时。这里节选四篇刊登在《国培简报》的心得。 篇一:“福一”的破冰之旅 “福一”是国培班第一组的组名,这是广东李乙梅老师想出来的。兼取“有福之州”、“第一组”及作为组长的我名字中有“一”字之意。后来,上海的刘艳萍老师加以阐释“福之所至,世海归一”,名与义的相得益彰,让我感觉到一种禅宗的简约与大气,充满着“中国味”。其实,“福一”也代表着我们国培班50多位师生的心声。 两个月前,班里就开通了QQ群,当日,应该就是我们国培班成立之时。从那天起,老师们、学员们每天都在群上分享着自己的思考,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50名学员大多数都是只身、首次、长途旅行,当中有期待、有紧张、有兴奋、有疑惑,对于学员们的问题,福建教育学院的邹开煌、肖晓阳、林晴岚、张贤金等老师百解而不厌其烦。 我参加过一些培训,像这次细致体察的安排是第一次。大早,肖晓阳、林晴岚老师就已在盛德楼楼下等候着各位学员。林老师坐着悉心引导着学员登记,一人一间宿舍,一人一台电脑、一人一只无线路由、一人一份水果、一人一袋洗漱用品……所有的一一对应都彰显着生活班主任林老师、张老师的精心、细心、耐心。肖晓阳老师是站着的,他笑脸相迎,如果不与晚上“破冰之旅”活动中肖老师精彩的指导与点评联系起来,你压根儿看不出他是位满腹经纶的特级教师,这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师的亲民、亲切、亲力亲为。晚上的“破冰之旅”,邹开煌教授第一个到了,一位慈祥的长者,与学员们洋洋洒洒、侃侃而谈,以至于让我们感觉不到他是为了等着还在途中的新疆学员刻意聊的“家常”,而误以为“破冰之旅”已经起航,这,就是大师的“润物无声”。 十天的培训,让我们忘却繁忙与尘嚣,坚定一种身份——“学生”,在这在西湖边的茂林修竹间,规律生活、静心研修,期待着这次培训…… 篇二:一杯并不悠闲的世界咖啡 咖啡应该是朋友小聚,悠闲放松的一种饮品,就像中国的茶一样要小口啜,慢慢品。国培班第5天下午的这场世界咖啡聚会却并没有那么悠闲,相反节奏很快,是一场头脑风暴。 分成五个小组,每组围成一桌,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对上午在金山小学听的三节课进行点评,自己组点评完,组员要到其他组交流,组长要在自己组接待其他组成员,并将他组意见与本组意见结合、提炼、总结出综合实践活动评课五要素,围绕评课五要素联系上午的课提出五个优点一个缺点,组长要脱稿上台介绍。你说,这还是品咖啡吗?简直是一壶“烈酒”,让小组成员头晕脑胀的“烈酒”。 “福一”组的十位组员真不简单,每一位成员都很卖力地思考,积极地献策。广西的蒋晓荣老师严谨,广东的李乙梅老师智慧,上海的刘艳萍老师清晰,安徽的凌晓燕老师深邃,湖南的郑林梅老师灵动,重庆的秦青武老师务实,山东的马正勇老师犀利,福州的黄伟老师因为到平潭送教而缺席,所以小组绘画创作留下遗憾,可西藏的索朗次仁老师的藏文书写却弥补了绘画的不足。少了黄伟,凌晓燕老师说“十全九美”,我觉得有时“十全九美”似乎更美。 集九人之智慧,综合实践评课“五要素”从最初的评价无目标,到后来的目标明晰,再到后来字斟句酌,最终敲定。本来,小组介绍应由组长上场,最后一刻,我决定改变介绍形式,由我上去开场白,由凌晓燕老师唱主角,这位来自黄山脚下的徽州姑娘没有大山深处人的忸怩,相反更有徽州人的自信与深邃,介绍时,体态大方、思路清晰、语言峰回路转而又恰到好处,时间拿捏又非常准确。凌老师的介绍将我们九人集体的智慧火花彻底迸放。 虽然,今天下午没有浓烈的咖啡,但“福一”在一天又一天的彼此合作中感情渐浓,“福一”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磁撞中感受成长。 篇三:对话沈旎 用这个题目,自己都觉得欠妥。 沈旎,博士,首席国培专家,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军人物。“对话”换成“请教”或“讨教”似乎更能体现出国培学员的我和国培专家的沈老师的角色关系。可沈老师的授课风格确实像是与学员的对话,而些是平等的互动,走心的对话。 沈老师提出四个问题:“我是谁?”“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我这几天培训的收获?”“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疑问?”为了获得沈老师对前4位发言学员的奖励,我像小学生一样举手发言。当然我对问题做出的快速反应也许过度泛化,更像是社会性的综合而非学科性的专一。 第一问,答案似乎简单,可问题设计背后的教育哲学却颇具思考。“我是谁”是经典而古老的哲学命题,教师的“我是谁”我认为表层的应该是教师的个人角色,深层的应该是教师的社会角色。所以明白了教师的角色使命与社会价值可能才算是回答了“我是谁”。 第二问,我的回答是,“综合实践让大家一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idem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