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肥良莠不齐.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藻肥良莠不齐海藻肥良莠不齐

海藻肥良莠不齐 原本以“含海藻酸水溶性肥”为通用名的海藻肥日前其通用名已被取消归入“有机水溶性肥”类。记者从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了解到此举与监控海藻肥生产销售的混乱局面有关。海藻肥这个带有生态、有机、环保概念的新型肥料品种近年受到市场追捧但是可以称得上是真正合格的海藻肥则只占很少部分。   八成“海藻肥”未登记   5月24-26日记者调查了德庆县凤村镇、新圩镇、高良镇、官圩镇等地的十多家零售店其中在8家店里见到有标称“海藻肥”的产品出售有的店里还不止一个标称“海藻肥”的产品。   海藻肥盛行源于在市场上“好卖”。凤村镇一农资店梁老板说他代理了一个海藻肥产品很多农户用后都反馈效果很不错比同养分含量的的腐植酸类叶面肥效果要好因此近几年销量也跟着逐年上升。   当地多位农资经销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海藻肥经过近几年的推广农户对它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从而成为市场上的畅销货因此在德庆400多家零售店中至少一半以上有“海藻肥”出售。   而在广东省其他地区记者曾多次下乡走访也发现虽然海藻肥是近几年才推出市场的新型肥料但如今在各零售店已比比皆是许多还摆在店里最显眼位置成为店里叶面肥中的主推产品。   记者还注意到市面上海藻肥产品形态多样包涵液体状、可溶性片状、膏状、啫喱状胶体、可溶性粉剂、缓释肥片等。生产企业既有出产海藻原料的山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也有没有海藻原料的河南、陕西等内陆地区还有不少标称进口产品。可谓五花八门。   “不仅广东海藻肥在全国市场亦如此。”北京雷力农用化学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万雪冰说目前全国农资市场上标称“海藻肥”在售的产品至少有500个以上生产企业300家以上。   然而记者从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官网“农业部肥料登记证公告”栏目查询发现截止2011年05月13日统计在农业部获得登记的“含海藻酸水溶性肥料”产品只有78生产企业38家。显然市面上80%以上的海藻肥产品是无证非法销售。   海藻肥成为假劣产品的重灾区最重要原因是高额利润驱使。多位业内资深人士透露在市场上海藻肥是名副其实的贵族肥料售价普遍比同养分含量的腐植酸类叶面肥至少贵10%以上因此利润也相对高出不少。   含有海藻酸即称“海藻肥”   记者调查还发现不仅从登记证上可以看出多数企业非法生产从原料上看市面上的假劣海藻肥也露出了“狐狸的尾巴”。   中国海藻工业协会副会长张学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我国每年海藻总产量约150万吨80%以上是人工养殖主要应用在海藻食品、海藻胶食品添加剂和助剂、海藻保健品、化妆品、生物能源和农业投入品(海藻饲料、海藻肥)等领域。海藻制肥工业由于起步晚而且经济效益远不如食品等领域因此目前用于制肥的海藻数量非常少估计不会超过海藻总量的10%。   据多位业内专家介绍在一等原料和一等加工工艺情况下从海藻中提取的海藻活性物质也不超过总重的20%。而目前国内各类海藻肥的总产量约60-70万吨如此计算市面上海藻肥中海藻活性物质含量不到5%。但现实是大多数产品都标称海藻活性物质含量10%以上有的高达30%而且还宣称原料取自深海中的纯天然海藻。   据了解不仅海藻原料缺乏海藻肥加工工艺也是行业瓶颈。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直言不讳地表示虽然目前在农业部登记的海藻酸产品有近百个但国内真正掌握从海藻中提取海藻活性物质并浓缩(海藻精粉)技术的企业不到5家。很多企业都是购买海藻酸钠等化工原料复配而成海藻酸而目前“含海藻酸水溶性肥”又没有一个行业标准登记时一般评审委员会检测出其产品中含有海藻酸即可通过因此很多企业就采用这招蒙混过关。   最近记者从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了解到有关部门已着手堵塞这个漏洞。原本以“含海藻酸水溶性肥”为通用名的海藻肥日前其通用名已被取消归入“有机水溶性肥”类。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原“含海藻酸水溶性肥”登记技术指标因一些产品指标所限对产品中有机质含量没有要求只单纯检测海藻酸然而一些企业却因此用工业原料制剂混配生产代替海藻原料加工生产 导致肥效差、质量不稳定。因此日前他们又重新提出将有机质含量作为其技术指标要求并将其产品通用名称改为“有机水溶肥料”。   除此外记者调查还发现很多海藻肥其实就是用激素、氨基酸或腐植酸与一些N、P、K等复配而成他们套用氨基酸或腐殖酸水溶性肥料登记证或者压根无证但仍以“海藻肥”名义销售。   只有几家掌握酶萃取法   海藻肥行业如此混乱业内认为根本原因标准缺乏所致。目前海藻肥行业只有一个“含海藻酸的可溶性肥料”的企业标准而对含海藻生物活性物质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以及海藻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产品均没有标准从而给了不法企业浑水摸鱼的机会。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俊杰表示由于采用的是企业标准使得各正规厂家应用不同的海藻原料及加工工艺生产的海藻肥产品质量也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