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高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五.docVIP

田东高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田东高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编者:黄华韵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匪我愆期(qiān)咥其笑矣(xì) 自牧归荑( tí) 联袂主演(mèi) B、犹可说也(tuō)自牧归荑(guī) 吾道先路(dǎo) 隰则有泮(pàn) C、否泰分明(pǐ) 重以修能(chóng)将子无怒(qiāng)留作遗施(wèi) D、周公吐哺(bǔ) 绕树三匝(zā) 赍钱三万( jī) 贻我彤管(yí) 2.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A、擢手(伸出) 自溢(吊死) 无与士耽(沉溺) B、日晞(照耀) 共济(渡水) 何时可掇(连接) C、洵美(实在) 姝女(美丽) 女也不爽(豪爽) D、暧暧(明亮) 槌床(坐具) 躬自悼矣(伤心)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C、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B、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C、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D、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 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呢?它真有这样巨大的潜在能力吗?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专家樊栓狮告诉记者,天然气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又称之为“可燃冰”或者“气冰”、“固体瓦斯”。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的大陆架或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有了9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 其实,人们对气水合物的探究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1810年。英国科学家戴维在实验室中把氯气通入水中,在摄氏零度以上出现了“冰块”,由此人们首次认识到了气水合物这种物质。之后人们出于科学好奇,再也没有停止过对气水合物的研究和探索,他们纷纷把各种各样的气体通入水中试一试,看是否能够形成“冰块”,例如甲烷、二氧化碳等等。而随着实验条件的不断进步,人们可以在越来越苛刻的条件下进行气体与水合成的实验,像氮气、氧气这些气体就要在100多个大气压下才能与水合成。2002年美国科学家发现,氢气在2000多个大气压下和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也能够形成气水合物,由于气体分子越小,形成气水合物越难,而氢气分子是最小的,这就从理论上证明了所有气体都可以和水生成“冰块”。 “可燃冰”或者说甲烷水合物,就是作为一种科学探索的产物,被科学家维纳德于1888年合成,此时的它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到了1930年,工程师在天然气输送管道里发现了这种奇怪的“冰块”,堵塞住了天然气的输送,成为麻烦制造者。随后,1934年美国科学家汉默施密特发表了关于天然气水合物造成输气管道堵塞的有关数据,人们从负面认识到天然气水合物的工业重要性,开始深入对其进行研究,以期在工业条件下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预报和清除,以及气水合物生成阻化剂的开发和应用——这个时期,人们恨不得天然气水合物越少越好! 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在苏联科学家的帮助下,“可燃冰”终于翻了身。科学家们想,此前不论是在实验室里的,还是输气管道里的“可燃冰”,都是人为环境中产生的,那么在自然环境中,如果满足低温高压、有气有水的条件,是否有天然的“可燃冰”存在呢?况且,这种条件在自然界还真有不少,例如永冻区、冻土带、海底地表层等等,就连彗星上也不能排除。由此推测,自然界中存在着天然的“可燃冰”。 最有可能形成“可燃冰”的区域一个是高纬度的冻土层。如美国的阿拉斯加、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都已有发现,而且俄国已开采近20年。另一个是海底大陆架斜坡。如美国和日本的近海海域,加勒比海沿岸及我国南海和东海海底均有储藏,估计我国黄海海域和青藏高原的冻土带也有储藏。二者之中,海底的“可燃冰”储量较大。 5.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低温高压下,“可燃冰”会分解成甲烷和水。 B.“可燃冰”是人工合成的,它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C.天然气输气管道里的“可燃冰”是人工造成的。 D.自然界中存在着天然的“可燃冰”。 6.“人们恨不得天然气水合物越少越好”的原因是 A.“可燃冰”是天然气管道输送的麻烦制造者。 B.所有气体都可和水生成冰块。 C.气水合物生成阻化剂难以开发和应用。 D.人工合成“可燃冰”的条件非常苛刻。 7.根据原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有气有水的地方,都存在“可燃冰”。 B.目前世界上进行了规模开采“可燃冰”的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