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芸生:论诸葛亮王芸生:论诸葛亮.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芸生:论诸葛亮王芸生:论诸葛亮

论诸葛亮 (一) 我早就想写一篇文章评论诸葛亮,这动机已存了三年多。忆三年以前,本报曾发表一篇题为《养才与用才》的社评,中间有一节提到诸葛亮,谓:“诸葛武侯志虑忠纯,贞亮冠世, 当然是第一流的政治家:但他于养才与用才,皆嫌不足。”那段文章,以措词简略,有欠谨严,以后就有几位淹雅的读者来函指教,谓不宜厚诬先贤。我当时就想写这篇文章,作一个比较详细的评论;但以日课纷繁,一忙二懒,就一直搁置下来。诸葛亮受国人崇拜,历久不衰,实在有他不朽的事迹与人格,几乎到了“褒之不足加荣”的程度。,近来似乎武侯更为走运,褒扬他的新书一本接着一本的出来。恭维诸葛亮的话都被人说尽了,但诸葛亮是否也有一些短处呢?是否他的一些短处也可供现代政治家的参考呢?这两个问号一直荡漾在我的脑中,大有此文不写不得宁静之概,现在我就鼓起勇气来写了。 我写此文,并不是作历史翻案文章。诸葛亮是一位大政治家,所有历史上称赞他的话,我大都赞同;我只是就历史所载的事迹指出他的一些缺点,以为补充之论。因为愈是历史有名的人愈容易被人仿效,我们应效贤者之长,若竟误效贤者之短,那实在是读史与论史者所应负的一份罪辜。王船山著《读通鉴论》,其“叙论”中有几句名言,谓,“于大美大恶昭然耳目前有定论者,皆略不赘。”又谓:“褒其所不待褒,君子不以为荣;贬其所不胜贬,而奸邪顾以为笑。”我写此文,也是本此原则。诸葛亮的大美,以前已有定论,尤其褒不待褒,所以此文只想于大纯中指出小疵,并附带指出几点前人所未曾指出的一些美事优点,以补前人论史者之所未及。 (二) 诸葛亮是一个族出山东长养湖北的聪明才智之士,生当汉末乱世,豪俊辈出,他有建功用世的热情与能力;仅是一个二十七岁的青年,便能卧致雄主,使刘备三顾草庐,指陈大计,创出一个永垂史册的局面。语云:“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诸葛亮是时势造出来的,而他自己也造了时势。三国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难看。疆土开拓,政治修整,人文繁盛,都有可观。魏据中原,边疆扩及西域与朝鲜;东吴建都江东,版图伸至海南岛;蜀治西川,诸葛亮平定南中,滇西缅北拓入版籍。合三国之所领,实是中国领土甚广之时。而三国的内政皆甚整饬,而治多乱少,民生相当安定。汉末大乱,民不聊生,而三国局面的造成,实以官渡与赤壁两个战役为其关键。官渡之战,袁绍覆败,群雄失足,曹操制霸,是拨乱反治之机。曹操乘势追逐刘备,连兵江表,天下大势,看看已定。当此之时,诸葛亮与鲁肃握手订交,使孙刘联合,共抗曹师。从此曹魏之势不得逾江而南,而刘备乃得托足荆襄,西取四川,而成三国之局。故究论三国时代的人物,曹操与诸葛亮两人关系最大,而皆是了不起的人物。 近人论诸葛亮的学养,多说他“内儒外法”。其实诸葛兄的学养是“法道合抱”,而于儒却不甚相干。这一点认识的分别,对于诸葛亮的批判很有关系。诸葛亮这个人,理解力甚高,所以读书“独观其大略”,尤其不齿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及皓首穷经的迂儒。他有建功用世的大志,所以身居隆中时自比管乐。管仲乐毅都有其震耀一世的事功,而管仲却是中国法家的鼻祖。诸葛亮的学养之得力于法家,是大家所公认的。至于我说他也得力于道家,也有史证。诸葛亮教子有“淡泊足以明志,宁静足以致远”的话,这两句话就是老子“致虚守静,知白守黑”的意思。诸葛忠武侯文集中有“《阴符经序》及《阴符经注》二首,而太公阴符则系道家之言。刘备遗诏阿斗有曰:“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通已毕。”申不害、韩非、管子、皆是法家,而太公六韬,则是道家之言。诸葛文集中的《阴符经序》及《阴符经注》是否确出于诸葛之手虽不可知,而刘备的遗诏则断无可疑。道家主清净无为,静以制动;法家则综核名实,科教严明。一个人若并治道法两家而成为道法合抱的学养,这个人必然是深有机心而又甚务实际的人,诸葛亮就是一个有机心务实际的典型人物,诸葛亮在隆中,好为梁父吟,而梁父吟的结尾四句是:“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这故事就极具机心。见于诸葛亮行事的。例如裁抑魏延,荣宠李严,都是深疑其人,而故为之阴抑或阳宠,都是机心的应用。尤其他临终时的遗令,使魏延与杨仪相水火,使之一死一黜,而使蒋琬安然继其任,最是运用机心的高峰作品。诸葛亮的重实际,少年时娶丑妻,,是一显例。诸葛亮那时当然是一个聪明俊伟的人物,欲求偶,当然悬格甚高,而黄承彦说:“闻君择妇,身为丑女,黄头黑色,才堪相配”,诸葛亮即娶之而归,而终身不闻家庭勃(奚谷),或闹纠纷。一个深有机心而重实际的政治家,在野时豁达洒脱,及至身任国家之重,自必励精图治,但在用人上,每每不敢信任人,不敢假手于人,最后弄到察察为明,事必躬亲,把自己累坏,而大功无成。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我说他“于养才与用才皆嫌不足”,其症结在此。 至于后人为什么给诸葛亮与儒家拉关系呢?那与《后出师表》大有关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