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的困境与完善.doc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的困境与完善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进城就业现象逐渐增多,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越来越突出。合理解决农村宅基地问题,不仅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而且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本文通过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改进宅基地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宅基地 宅基地使用权 法律制度
在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宅基地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出台了一批宅基地管理的国家法规政策文件,制定了一些地方性专门法规规章文件,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宅基地管理制度等,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建立在人口不流动的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已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改进和完善宅基地法律制度已成为一种时代潮流,不可逆转。
一、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相关概念
1、宅基地的概念。在我国,宅基地属于集体建设用地的一种,对宅基地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宅基地是所有用于建造房屋以供居住、使用的土地,包括国家所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地的住宅用地。狭义上,宅基地仅仅针对集体所有土地上的农村居民用于建造住房、辅助用房使用的土地,包括厨房、厕所、仓库、庭院等。笔者在本文中取狭义上的宅基地概念。
2、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及性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依法取得的集体所有的宅基地上建造自有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并对宅基地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有限处分的权利。不同于其他物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严格的身份性;福利性。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我国一项特有的制度,不但具有鲜明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性质,而且对于城市化进程,打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因为土地问题而引发的矛盾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内容,因宅基地法律制度缺失导致的在房屋拆迁中的土地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在不在少数。由此引发的矛盾和社会冲突不断,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构成极大的威胁。诸如农村村民宅基地与附着其上的房屋的物权矛盾,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造商品房,即小产权、乡产权问题,以及宅基地置换后房屋产权和社会保障问题等。土地问题日益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宅基地问题也很突出,这都是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的现状及若干问题
1、缺少专门的宅基地法律法规。1986年《土地管理法》是一部综合管理土地的法律,涉及宅基地只有5条。1991年《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3年《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4年《房地产管理法》、1995年《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与《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等都与宅基地有一定关联。1998年《土地管理法》大修改,但未涉及到宅基地。
2、宅基地的流转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严重滞后。根据法律规定,原则上禁止集体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用于非农业建设,转为建设用地使用权。但宅基地作为村民建设用地,其可直接用于非农业建设,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法律未作绝对禁止性规定,但在具体如何转让方面,《土地管理法》只是从行政管理角度批准或者不予批准宅基地使用权,仅是规范建房行为而非买卖行为。虽然《土地管理法》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作了一些规定,但是规定得不明确,其中隐含着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规定。由于我国目前采取“地随房走”的交易原则和客观上宅基地使用权供给与需求的存在,法律不允许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并不能阻止广大农民卖方的利益追求,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的私下流转越来越普遍,宅基地隐形市场己成一定规模并有迅速蔓延趋势。
3、部分涉及宅基地的法规之间有冲突。根据《担保法》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不能抵押,但房屋可以抵押。当房屋与宅基地结合以后,如何确定房屋抵押后宅基地使用权是否随之抵押,《担保法》未作规定。实践中有观点认为抵押的仍然只是房屋,而不能当然将宅基地使用权纳入抵押物范围,但按照我国目前“房地一致”的原则,如果禁止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则宅基地上房屋所有权抵押行为也应无效,这显然又与房屋所有权人自由处分原则相悖。
4、宅基地使用权主体问题。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包括两种:本村村民、回乡落户人员。而将城镇居民排除在外,这一立法规定限制了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主体,导致了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缺位,不能充分发挥宅基地使用权的流通价值。
5、一户一宅原则在实行中侵犯了权利人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在我国农村村民通过受让、继承或受遗赠等方式,自然能够取得一处以上的宅基地,这与《土地管理法》“一户一宅”规定不相符,于是各地出现了侵犯权利人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现象。以通过继承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情况为例,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继承人为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根据原国家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