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战国玉龙.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战国玉龙略论战国玉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各类艺术形式表现经久不衰的题材之一。最早的龙形玉雕作品,出现在距今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时期,此后历代不断绵延发展。春秋晚期,玉龙的制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战国时期的玉龙就是直接在春秋晚期玉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期玉龙数量之多、造型之美、雕琢之精,可谓历代之冠。战国时期,是古代玉龙制作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 玉龙的形制、纹饰特征 根据考古发掘和调查,以及征集的战国玉龙造型形态,可将之分为两个类型,即复合型龙和单个型龙。 复合型龙,多由两条或更多玉龙组合为一器。可分为双龙交缠式和双龙并体式。交缠式,如河北平山中山国王墓出土的1件,长6.6厘米,龙身细长弓曲,于体中部斜交尾“X”形。 并体式,如山东淄博临淄商王村1号墓出土的1件,长11.1厘米,双首龙形,两端透雕龙首,尖卷唇,水滴眼,独角利齿,饰勾连云纹,中部有穿孔。 单个型龙,即主体为单独的一条龙,一般呈扁平体,亦有圆雕而为作扁圆柱体者,多为波浪式扭曲,龙尾有时饰以凤首,龙身时有螭、凤鸟等动物形附加装饰,多以繁密规整的谷纹、云纹等表现龙鳞。单个型玉龙在战国时期最为常见,下面对其形制、纹饰特点进行探讨。 单个型玉龙,根据造型之不同,大致可分为四式。 一式,形体弯曲呈“S”状,躯干多作1—2个显著弯转。 如山西长治分水岭出土的1件玉龙,该墓属战国早期,玉龙长12.8厘米,龙头下垂,身呈“S”形,截面扁方,通体饰浮雕卷云纹。 再如河南叶县旧县1号战国墓出土的一件,长12.5厘米,呈“S”状,低首,躬身,尾上卷,通身饰变形的“S”纹、网格纹、弦纹,龙的前足透雕位于躯干之下,分别向前、向后卷曲,龙身上端中部有一穿孔。 二式,形体弯曲呈“W”或“M”状,躯干多作3或更多个显著弯转。 如山西长子牛家坡墓地7号墓出土的1件玉龙,该墓属春秋晚期,玉龙长10.5厘米,扁平体,龙身短肥,不甚弯曲,龙作首状,尾部向上回卷,身体饰云纹。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2件,墓葬年代为战国初期,两件形制纹饰相同,长11.6,体宽肥,龙曲身顾首岐尾,一面浅浮雕两两相对的云纹,其间夹以谷纹。 又如湖北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的1对,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期,两件形制纹饰基本相同,长18厘米,龙首下垂,龙身弯曲挺立,龙身饰以阴刻谷纹。 山东曲阜鲁国故城58号墓出土的1件,该墓属战国中期,玉龙长6.9厘米,体扁平,躯干弯曲成“W”形,龙首反曲作回顾状,龙身前浮雕谷纹。 再如山西侯马褫祁墓地2129号墓出土的1件,该墓属战国晚期,玉龙长17厘米,龙作回首状,腹部拱起,尾部装饰凤首,通体饰以谷纹。 安徽长丰杨公战国墓出土的1件玉龙当属战国玉龙的精品,该墓属战国晚期,玉龙长20.9厘米,龙头部较小,回首曲颈,躯体蜿蜒修长,鼓腹卷尾,龙尾部饰以凤身,通体饰以规整的谷纹。 三式,蜷体状。如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1件,长9厘米,龙昂首,作蜷曲团身状。 四式,整体呈曲棒状。如山西潞河墓地7号墓出土的1件,扁圆柱体,截面为椭圆形,略弯曲,龙作回首状,器表雕琢云纹。 综合以上所述,更依据大量已发表的考古资料,可以发现单个型玉龙的形制、纹饰及其演变有如下特征: 一式、二式玉龙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三式、四式十分少见。 造型的发展的整体趋势为简单到繁复,整器的纵向长度趋于增加,镂空的部位不断增多。 龙之躯干由肥硕较短逐渐演变为瘦长,由稍作弯曲逐渐演变为显著弯曲。所作弯转的个数不断增多,弯转之程度亦增大。战国中期以后,拱起腹部两侧的头与尾开始呈均衡对称状。(转述自杨建芳先生大作《战国玉龙分期研究》) 龙首后最初无角,而是以卷云纹表现的耳部。其后发展为呈钝尖状的角。中期开始,改以饰有弦纹的凸脊表现龙角。 龙鳞最初以云纹、谷纹、变形“S”纹、绳纹、弦纹、螭纹、网格纹表现,有的光素无纹。纹饰比较稀疏,布局不甚规矩。由战国中期开始,趋于单一纹饰,即谷纹。纹饰布局繁密,十分规矩。 楚墓中出土的玉龙较中原地区之玉龙独具特色,其身作弯转数较少,且弯曲不甚厉害。首部之角多为饰有弦纹的凸脊,多无目,脸长如马,嘴部为一圆孔。身上谷纹排列稀疏,主要分布在胸部和腹部。线条皆为阴刻。整体风格较中原玉龙更加粗犷豪放。 玉龙的用途 根据战国玉龙的出土情况,结合文献记载,可以推断战国玉龙有以下几种用途。 祭祀的礼器 除墓葬外,祭祀、盟誓遗址也是出土玉龙的重点,山西侯马西高东周祭祀遗址出土玉龙30余件,侯马盟书遗址、侯马褫祈祭祀遗址和河南温县盟誓遗址中也都有玉龙出土。这些出于祭祀、盟誓遗址中的玉龙,显然与祭祀、礼仪有关。 战国时期,农业已占主导地位,但由于生产水平低下,农业生产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旱涝灾害的发生直接影响农业的丰收,于是,先民们经常性地举行宗教祭祀活动,祈求风条雨顺,地亩丰产。传说中龙是雨神的化身,能呼风唤雨,自然成为崇拜和祈

文档评论(0)

ymeioxian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