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汉密尔顿.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查德·汉密尔顿

8月13日,著名波普艺术之父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在英国去世,享年89岁。汉密尔顿逝世的消息是他的代理画廊高古轩宣布的。“这是非常令人伤心的一天,”高古轩的老板Larry Gagosian说。 汉密尔顿出生于1922年的伦敦,正是他在1956年英国的展览“这就是明天”(This Is Tomorrow)中的拼贴海报作品“到底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引人入胜?” (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里出现的pop一词,引领了“波普艺术”的先河,极大推动了这种新的消费美学其后的发展。 从此他被评论界称为“波普艺术之父”。但是为通俗文化喝彩从来不是汉密尔顿的用意。波普艺术中惯用的商业广告和连环漫画,或是少年青春梦的主题并不常出现在他的作品里。他所关注的科技和商业与他学习的正统艺术相互匹配,被其所引用的商业形象往往都出现在高端的市场。 他是伦敦当代艺术学会(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简称ICA) 内部的独立团体(The Independent Group,IG)成员之一,那个传统艺术当道的年代,在艺术范围内的关于流行文化的讨论才刚刚要展开。1978年,伦敦国家美术馆邀请他策划继雕塑家安东尼·卡洛(Anthony Caro,1924- )之后的第二次“艺术家之眼”(The Artists Eye)的展览。展出的包括我的玛莉莲(My Marilyn,1965)在内的作品有意制造了传统艺术和现代意象的矛盾对立。 他自己的作品得益于高雅艺术和流行文化双方面。在波普文化大行其道的60年代,1964年,汉密尔顿制作了一个名为”Epiphany“(《圣显节》)的巨型衣扣,上面用醒目的黄底蓝字写着slip it to me(脱了它)。80年代,汉密尔顿在他的北爱尔兰双连绘画《公民》(The citizen, 1981-3)和主题(The subject, 1988-90)里又极尽所能地表现得像个传统大师。 他曾在60年代写道:“我一直是个老派的艺术家。”这也成为了他对自己始终如一的评价。他注重工艺技巧和创作过程,以此增添他作品的意义。除了想做到最好的野心,他根本没有其他怀旧和思索的时间。 1945年,毕加索和马蒂斯(Henri Matisse)在 VA博物馆的战时绘画展令汉密尔顿大为震惊。1946年他获得重返皇家艺术学院(RA)学习的机会,但却因为推崇毕加索、塞尚等有违RA常规的行为被扫地出门。之后他有时间反复阅读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并开始了为尤利西斯创作插画的人生阶段,2002年大英博物馆举办了他的展览“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画像”(Imaging James Joyces Ulysses). 1948年,William Coldstream同意汉密尔顿在斯莱德艺术学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学习绘画,他从那里发展人脉关系进入了ICA。这个阶段托普森(DArcy Thompson)的《论成长和形式》(On Growth and Form) 对其影响颇深, 他后来在1951年ICA策划了名为“成长和形式”(Growth and Form)。汉密尔顿还提议保护住了柯特?施维特斯(Kurt Schwitters)的最后一件未完成作品Merzbarn. 之后,汉密尔顿和艺术史学家George Knox一起准备杜尚的英文版“绿盒子”(The Green Box)展览,并由此与杜尚结缘。1966年他为杜尚在欧洲策划了第一次大型回顾展,其中包括泰特美术馆馆藏的“1915-23年的大玻璃”(The Large Glass of 1915-23)。杜尚回顾展加深了1916年达达运动以来对“反艺术”的关注。此时正逢纽约的极简主义兴起,这次展览是一次打破偶像崇拜的激进革新,同时也表达了对抽象表现主义修辞的讥讽。作为绝对的“杜尚门徒”,汉密尔顿必须“从反面寻找答案”。也就是说,从绘画和艺术思维的角度展现自己的视野。他的绘画涉及对感知的探索,或信仰的超越,或与经典艺术相结合的商业风格的象征主义。他在创作技巧和意象方面卓越的解析和运用能力,使其成为波普艺术,甚至观念艺术的先驱。 1970年汉密尔顿在泰特美术馆的个人回顾展展示了12幅名为“时尚板”的“化妆研究”系列,向时尚杂志封面设计致敬,同时启发更多创新观念。当时的很多人抨击这次展览是对时尚的献媚。汉密尔顿一定恨痛了这种浅薄的反响。他是他作品最好的描述者,1982年的《语录》(Collected Words)收集了他关于自己作品的描述和创作过程的思考。 他的第二次大型

文档评论(0)

xuetingt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