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肌力测定方法.
1.手法肌力评定
在特定 HYPERLINK /tiwei_7550/ \o 医学百科:体位 体位下让患者作标准动作,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对抗肢体自 HYPERLINK /shenzhong_9033/ \o 医学百科:身重 身重力及由 HYPERLINK /jiancha_143390/ \o 医学百科:检查 检查者用手法施加的阻力,观察患者完成动作的 HYPERLINK /nengli_117732/ \o 医学百科:能力 能力,从而评定患者的肌力。
(1) HYPERLINK /chengxu_118892/ \o 医学百科:程序 程序:
①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及被 HYPERLINK /jiance_143387/ \o 医学百科:检测 检测部位的位置。
②充分暴露患者的受测试部位,近端肢体固定。
③检查测试部位的轮廓, HYPERLINK /bijiao_118837/ \o 医学百科:比较 比较两侧肢体同名肌的对称性,必要时 HYPERLINK /celiang_143388/ \o 医学百科:测量 测量两侧肢体的周径 HYPERLINK /daxiao_148870/ \o 医学百科:大小 大小。
④上肢、下肢及躯干肌群的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见表1、表2、表3。
INCLUDEPICTURE \d /uploadfiles/ZoomImg/2012-7/2123541197.jpg.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 /uploadfiles/ZoomImg/2012-7/2123542552.jpg.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 /uploadfiles/ZoomImg/2012-7/2123543639.jpg.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 /uploadfiles/ZoomImg/2012-7/2123543907.jpg.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 /uploadfiles/ZoomImg/2012-7/2123544863.jpg.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 /uploadfiles/ZoomImg/2012-7/2123544166.jpg.jpg \* MERGEFORMATINET
(2)基本原则:
①依据评定者施加阻力大小并与健侧对照进行 HYPERLINK /panduan_119859/ \o 医学百科:判断 判断。
②依据肌肉或肌群能否作对抗重力(垂直运动)运动进行判断。
③依据肌肉能否作全范围的运动进行判断。
④如肌肉收缩不能引起关节活动时,依靠目测或 HYPERLINK /chuzhen_17499/ \o 医学百科:触诊 触诊肌肉有无收缩进行判断。
(3)评定标准:如能完成运动并能克服充分的阻力与健侧相近,为5级肌力;能克服中等阻力为4级肌力;能对抗并仅能抵抗肢体自身重量完成动作,为3级肌力;如不能克服肢体自身重量完成运动,但能在水平面上、无负荷下完成运动,为2级肌力;如无明显运动可见,但能触到肌肉收缩,为1级肌力;如无可 HYPERLINK /ganjue_117832/ \o 医学百科:感觉 感觉到的肌肉收缩,则为0级肌力。
在手法肌力评定中,可根据检查情况使用“-”或“+”号。
常用手法肌力检查的评定标准见表4。
INCLUDEPICTURE \d /uploadfiles/ZoomImg/2012-7/2123545439.jpg.jpg \* MERGEFORMATINET
(4) HYPERLINK /zhuyi_123212/ \o 医学百科:注意 注意事项:
①检查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患者的紧张,取得最大合作。
②为了准确把握施加阻力的大小,应首先检查健侧同名肌。
③ HYPERLINK /baochi_105273/ \o 医学百科:保持 保持正确的检测位置,以确保正确判断肌力的级别。防止替代动作出现错误的肌力评定。
④施加阻力时,要注意阻力的方向应尽可能与肌肉或肌群牵拉力的方向 HYPERLINK /xiangfan_2484/ \o 医学百科:相反 相反;施加阻力的点,应在肌肉附着处的远端部位上。
⑤在消除重力影响方面,可采用让肌肉或肌群在水平而光滑的表面上活动;或用悬吊带将测试部位吊起悬空,随肌肉活动而 HYPERLINK /tongbu_105536/ \o 医学百科:同步 同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