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50、60年代戏剧
第一节:戏剧创作
一、戏曲的改革
二、当代歌剧的发展
三、话剧的新变
一、戏曲的改革
1、1949-1957年间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
京剧《白蛇传》;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昆曲《十五贯》;
这个时期传统剧目推陈出新的典范。
昆曲《十五贯》
2.1958-1976:京剧现代戏的革命:
现代京剧对传统形式的变革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吸收融合话剧的写实观念;
2.使话剧的分场、分幕制得以在戏曲中施行,增强戏曲情节集中性。
3.取消生旦净末丑的脸谱,依照生活本来面貌刻画人物。
4.创造出新唱腔、新板式和人物主题音乐。
京剧现代戏的精品
《红灯记》;
《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
《奇袭白虎团》;
二、当代歌剧的发展
中国歌剧绝不是西洋歌剧在中国的翻版,也不是“新戏曲”,而是在继承我国优秀戏曲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洋歌剧的成功经验,并借鉴其有用的表现形式和手法而发展起来的的一种说白兼具、高度综合而以唱为主的戏剧形式。
歌剧的特点 :
情节结构倾向戏曲,具有传奇色彩;
歌唱、说白与表演并重;
而音乐则大都以民歌或戏曲音调为基础,灵活采用戏曲的板腔变化、调式调性转换、拖腔帮腔、锣鼓伴奏等,使歌剧不仅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浓郁的抒情性,还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从而收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不仅歌剧的内容和英雄形象为大家所熟知,许多优秀的唱段更在群众中广为传唱。
《红霞》;《洪湖赤卫队》;《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
三、话剧的新变
(一)话剧创作主体:
1.五四以来已有建树的剧作家,如曹禺、郭沫若、老舍、田汉、夏衍、阳翰笙、陈白尘、于伶、宋之的等。
2.参加革命、战争的戏剧工作者和50年代出现的青年作家。他们是胡可、陈其通、王炼、史超、所云平、马吉星、沈西蒙、杜宣、黄梯、杜印、段承滨、丛深、崔德志等。
(二)话剧创作概貌
1.建国后赞歌
2.1953-1957年:独幕剧创作繁荣
3.第四种剧本创作
4.历史剧创作
5.1962年后, “社会主义教育剧”
1.建国后:对新社会、新生活的由衷赞歌 胡可《战斗里成长》、老舍《方珍珠》、《龙须沟》、天津码头工人集体创作《六号门》、陈其通《万水千山》、曹禺《明朗的天》
2.1953-1957年:独幕剧创作繁荣: 何求《新局长到来之前》鲁彦周《归来》
3.第四种剧本创作
1956-1957年间,围绕在题材和风格上有所开拓的剧作及相关的创作问题,出现了“第四种剧本”的提法:认为要突破概念化地表现工农兵生活的“工农兵剧本”的既定框架和公式,大胆地涉猎到工农干部、知识分子等的家庭生活与感情生活领域。
主要作品:
海默《洞箫横吹》,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岳野《同甘共苦》,何求《新局长到来之前》,苏一萍《如兄如弟》,赵寻《人约黄昏后》等。
第四种剧本的主要成就表现在:
一方面,勇敢地突破“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生活,深入剖析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岳野《同甘共苦》
另一方面,勇敢地突破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干预生活,尖锐地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严重矛盾和冲突。
4.历史剧创作
1958年—1962年,历史剧创作异常活跃,产生大量历史剧。
1957年的反右运动,使得作家不得不回避直面人生、指陈时弊的创作,转向历史,以曲喻隐指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现实的多层次的体验与感受。
历史剧主要四类:
一是对历史人物进行重新评价,为历史人物翻案的,如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
二是发掘历史精神以鼓舞今人的,如曹禺的《胆剑篇》;
三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儆后人的,如朱祖贻的《甲午海战》;
四是歌颂历史上某些有影响的人物和事件的,如田汉的《关汉卿》;
郭沫若的《蔡文姬》
5.1962年后, “社会主义教育剧”
主要内容是对全体国民特别是青年人进行革命传统和阶级斗争教育为主要内容,可分为两类:
一类完全不顾生活真实,一味图解阶级斗争理论,如话剧《夺印》;
一类是矛盾冲突和人物有一定生活基础,但由于错误思潮的揠苗助长,严重损害了作品的本质真实性。如《千万不要忘记》;
《霓虹灯下的哨兵》
复习要点
识记重要剧作
名词解释:
第四种剧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