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固崩止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节固崩止带第五节固崩止带

第五节固崩止带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t册)【组成】白术一两炒(30g)生黄芪六钱(18g)龙骨八钱煅,捣细(24g)牡蛎八钱煅,捣细(24g) 萸肉八钱去净核(24g) 生杭芍四钱(12g) 海螵蛸四钱捣细(12g) 茜草三钱(9g) 棕边炭二钱(6g) 五倍子五分轧细,药汁送服c1.5g)【用法】水煎服。【功用】固冲摄血,健脾益气。【主治】冲脉滑脱之崩漏。猝然血崩或漏下不止,头晕肢冷,神疲气短,脉象微弱或微细无力。【配伍意义】本方为肾气不固,冲脉滑脱的崩漏而设。“然当其血大下之后,血脱而气亦随之下脱……此证诚至危急之病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当急则抬其标。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损者温之”,以及《素问·三部九候论》“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以固涩温补立法,而以“气化不同者固摄之”(《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为主。肾气不固,崩漏不止,元气极易随之而脱。山萸肉甘酸而温,既能补益肝肾,又可收敛固涩,而维系冲任,“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故重用为君药。龙骨味甘涩,“能收敛元气、镇安精神、固涩滑脱”,“治女子崩带”(《医学衷中毒西录》中珊);牡蛎咸涩收敛,能“固精气,治女子崩带”(《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且龙骨、牡蛎煅用,“收涩之力较大,欲借之以收一时之功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共助君药固涩滑脱,均为臣药。锡纯每以以上三药同用,或收敛止血,或救元气之欲脱。脾主统血,为后天之本,气随血脱,又当益气摄血,白术补脾益气,“为后天资生之要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可助中焦气化健运统摄,进而巩固下焦;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黄芪升补之力,尤善治流产崩滞”(《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二药甘温补气,俾脾气健旺则统摄有权,亦为臣药。生白芍昧酸收敛,补益肝肾,养血敛阴,“能敛外散之气以返于里者也”(《本草思辨录》卷1);棕榈炭、五倍子味涩收敛,善收涩止血;又配海螵蛸、茜草,“二药大能固涩下焦,为治崩之主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善化瘀止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以上共为佐药。诸药同用,共奏固冲摄血,益气健脾之功。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用众多敛涩药固涩滑脱为主,配伍2味补气药以助固摄为辅,涩补相兼,意在急则治标;二是用大量收涩止血药配伍小量化瘀止血之品,使血止而不留瘀:因本方有固冲摄血的作用,故名“固冲汤”:【使用注意】血热妄行者忌用。本方属治标之剂,血止后尚须澄源除根,培本复旧【源流发展】本方源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该书“治女科方”载:“固冲汤:治妇女血崩。”张氏为清末民初一代医家,《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其一生临床经验的总结,多有创见。张氏受《素问-上古天真论》之“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的启发,治疗经产诸病重视冲脉,在温冲汤条下言:“女子不育,多责之冲脉。部者理之.虚者补之,风袭者祛之,湿胜者渗之,气化不固者固摄之,阴阳偏胜者调剂之”(《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确立了冶冲诸法,并拟定理冲汤、安冲汤、温冲汤等治冲系列方,本方即为其中之一,用于“冲脉滑脱”(《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之崩中漏下:本方被后世奉为治疗崩漏的代表方剂,当代临床多作基本方便用,随证加减‘1~踟。有人认为:本方系从《内经》的四乌贼骨一薏茹丸衍化而来(《中国医学百科伞书,方剂学》),但从本方的立法、用药来分析,似乎还受到李时珍的影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1中论述“涩剂”说:“……崩中暴下……皆血脱也。牡蛎、龙骨、悔螵蛸、五倍子……棕炭……之类,皆涩药也。气脱兼以气药,血脱兼以血药及兼气药,气者血之帅也。”以此诠释固冲汤,近乎丝丝人扣。血脱气随之脱,治当“涩补”,以上述“涩药”为主,再稍加“m药”及“气药”,略事出入,即为本方。【疑难阐释】 1.关于本方的主治由于张锡纯在原方后未述投证候,且方中白术用量迭l两,故后世多从脾虚发挥乖方证治+如《方剂学》(统编教材6版)本方主治为:“脾气虚弱,冲脉不固证。血崩或月经过多,色後质稀,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淡、脉微弱者。”查《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血崩治法”:“女子血崩,因肾脏气化不固,而冲任滑脱也。曾拟有固冲汤,脉象热者加大生地一两……”(《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可见,张氏认为冲脉滑脱而见血崩,属肾气币固,当用本方治疗:义查《医学衷中参西录》载固冲汤医案6则,有张锡纯经治1例,其子经治2例,他医经治3例。临床所见:或为陡然下血,两日不止,昏愤不语,周身皆凉,其脉微弱而迟;或为骤得下血证甚剧,半日之间,即气息奄奄,不省人事,其脉右寸关微见,如水上浮麻,不分至数,左部脉皆不见,用生黄芪灌服后,呼气不能外出,时有欲大便之意,脉微细异常;或为血崩甚剧;或为小产后血不止,绵延月余,屡经医治无效,脉微细而数;或为月经过期不止,诸治不效,脉

文档评论(0)

yyanrlu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