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史主观题.pptVIP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9年高考史主观题

09年高考历史主观题 学生卷面问题及复习建议 昆明第十中学 周永珍 昆明市教科院 舒少敏 一、09全国文综Ⅱ卷历史主观题考查特点 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国粹学》(1902年) 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国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 ——邓实:《古学讲习记》(1905年) 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希腊之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 ——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 (1) 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8分) (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12分) (3)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12分) 39.(6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5,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釁(缝隙,可乘之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三国志·鲁肃传》 材料二 (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的相同之处。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12分)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荆州问题对孙、刘双方未来关系的影响。(4分) 1、以三大史观为命题的灵魂 2、材料情境、内容纲外,能力纲内 3、以三维目标为命题立意 二、阅卷主要情况和主观题数据 历史主观题目评卷由51名大学和中学历史教师构成,共分5个小组,39题(1)和(3)合为一个小组,加37(1)、(2)、(3)和39(2)共5个小组。采用“2+1+1”网络评卷模式,即小组评阅的每也设问都由两位老师给分,误差值不超过该小题分数的16%(8分设问误差值为1分、12分设问误差值为2分)为有效评分,如超过则由第三位评卷教师评分,如果仍然超过误差值,则由评卷大组长终评。 三、考生主要问题 1、基本综合素质差。 (1)语文功底太差,读不懂材料。 如“肃窃料之”翻译为“鲁肃偷窃原料”占相当高的比重。再如在37(1)问中答案反映出考生对37(1)材料的理解“异:学习是因为有国家,学习文化的人是为国家效力。同:国家是由学习而来的,学之所用,学习有用的东西,如果不为国而学,活学就有意义了”,从答案中看出考生完全不理解材料的含义,东拉西扯,不知所云。 (2)历史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概念理解错误,史实互相混淆,张冠李戴、词不达意、东拉西扯等。 案例1、37题(1)问:(设问: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8分) 邓小平

文档评论(0)

152****5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