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传》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托尔斯泰传》教案

课题名称 托尔斯泰传 授课课时 第一、二课时 授课形式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悉人物传记的写法; 2.揣摩文章语言,能概括罗曼罗兰在本文中所表现的托尔斯泰的心灵世界;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熟悉人物传记通过人物自身语言、作者叙述及议论相综合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丰富阅读体验,启迪人生思考,获得丰沛的情感和明朗的理智。 教学重点 理解托尔斯泰对真理追求的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 托尔斯泰的心路历程。 教学方法 练习法、讨论法、赏析法 教学资源准备 一点通学案 教学情境创设 更新、补充、删节的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知识点或技能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 托尔斯泰、罗曼罗兰相关文学常识导入 二、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三、语段研读,突破重难点 四、拓展延伸,特色探究 两位伟大作家的生平、代表作、思想介绍。 重点介绍托尔斯泰 活动一: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结构。 活动二,归纳本文主题思想。 活动一:分析托尔斯泰心灵痛苦的原因。 活动二:托尔斯泰的希望在民众身上成因分析。 活动三:对托尔斯泰肖像图作用分析。 活动四:托尔斯泰与卢梭忏悔的比较。 活动一:本文作为人物传记的写作特色分析。 请学生读一点通学案课前预习单两位作家介绍,指导学生进行勾画。 提问一:结合一点通学案P123页活动三,梳理文章中介绍的托尔斯泰晚年思想轨迹。 提问二:结合托尔斯泰的心路历程,梳理文章结构。 提问一:请归纳本文主体思想。 提问:托尔斯泰为什么会陷入迷失? 提问:为什么说托尔斯泰的归宿毕竟在民众身上? 提问1:作者为什么要穿插一幅肖像图? 提问2:托尔斯泰的“战斗”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问:作者将托尔斯泰和卢梭的忏悔进行比较,用意何在? 提问:本文写作特色有哪些? 朗读、勾画,记忆重点。 讨论交流 答案预设: 本文以托尔斯泰晚年的内心变化为行文轨迹,从自我的迷乱到自我的拯救,从绝望到抵御绝望,从关注世界到反省心灵,从追求外界的肯定到质疑自身的灵魂,将一颗高贵的美好的心灵慢慢浮现。可归纳为迷失——探索——肯定——战斗——忏悔。 讨论交流 答案预设: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托尔斯泰的迷失。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托尔斯泰迷失之后的求索。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托尔斯泰求索之后的确认。 第四部分(第11—17自然段),托尔斯泰确认之后的战斗。 第五部分(第18—27自然段),托尔斯泰的忏悔。 讨论交流 答案预设: 本文以大师植入大师内心的形式,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心理变化,赞美了他对自己灵魂的高度自省,对民众的真诚悲悯,对世界的改造幻想,点出托尔斯泰心魂中两种最高力量的肉搏:真理和爱。 讨论交流 答案预设: 当一切都如愿的时候,当连续工作十小时不知疲倦时,托尔斯泰却突然陷入虚无,他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毫无意义,真理,或者说真相就是:人生是不合理的。也就是说,作者越是努力,越推进了不合理的人生,反而成了恶劣社会的同谋。其原因何在?60年代,托尔斯泰痛心地看到地主经济的没落,为了避免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托尔斯泰希望借地主和农民合作来缓和阶级矛盾,并把这种“不流血的革命”推广至全世界。这种空想,很快就破灭了。托尔斯泰悲观失望,一下子坠入深渊,开始怀疑人生意义,甚至要从自杀中寻求解脱。他陷入了迷失,买醉、藏绳子、怕自杀,家庭和艺术都不能排遣他的郁闷。 讨论交流 答案预设: 第2部分写托尔斯泰的求索,他发现他的归宿所在依然是民众。民众带给托尔斯泰的最大的震撼就是,与有闲阶级相比,民众从来都不会绝望,不会自杀,因为他们有一种与理智无关的纯粹信仰。人首先得活着,活着就是民众的信仰。为了活着,就得呻吟流浪,穷途奔波,信仰就是生命的力量。托尔斯泰由此明白了,唯有信仰才能解决人生之谜,这是人类最深刻的智慧。 那么,这又产生了另一个追问,什么样的信仰才能解决人生之谜?难道“思想圆到”之士与富人没有信仰吗?他们不是都把宗教教义背得滚瓜烂熟吗?托尔斯泰又发现,信仰不是知识,真的信仰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