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际贸易理论教程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果理论能够参加选美比赛的话,那么比较优势理论一定能够夺得桂冠。” ---萨缪尔森 自给自足和自由贸易的福利比较 分工和贸易前 总产出: 2单位呢绒+2单位酒 消费量: 英国: 1单位呢绒+1单位酒 葡萄牙: 1单位呢绒+1单位酒 新加坡生产手表要8个工作日,生产自行车要9个工作日;中国生产手表要12个工作日,生产自行车要10个工作日,根据比较成本来说,新加坡适宜生产什么?中国呢? 相互需求理论——结论 在比较成本决定的范围内,两国间的两种商品交换比例,由两国对彼此商品的相互需求所决定的。 对另一国的产品消费需求高的国家,交换比例的变化与己不利。反之,交换比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 交换比例稳定了,两国间的贸易也就达到了平衡。 从一国资源优势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各国实际优势决定贸易模式,也分析了贸易的作用。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 赫克歇尔-俄林分析的自由贸易,而里昂剔夫用的实际进出口数据。 思考提问 假设:只考虑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 排除自然资源的计算结果 H-O假设:劳动为同质生产要素 思考提问 一家电冰箱生产商生产一台电冰箱成本1000元,且为客户实施送货上门服务,一次派送最多能装10台电冰箱,派送一次运输成本100元,假如厂商9月25日和9月26日两天分别销售电冰箱1台和10台,请问厂商两天的电冰箱生产成本分别为多少? 1. 一种产品首先必须在本国有生产和消费,然后才能成为出口产品; 2. 两国需求偏好越相似,则其间工业品贸易的可能性越大,一国有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 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收入水平 需求结构 生产结构 两国工业品贸易 认为:收入决定需求,需求决定生产,生产决定工业品的国际贸易 1. 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相近,其需求偏好就相似,两国产业内贸易范围最大; 2. 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相差大,其需求偏好就相异,两国产业内贸易存在障碍; 3. 两国中一国是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另一国没有需求,则两国无从发生贸易。 (四)评价 贡献: 1. 很好的揭示了战后发达国家工业品贸易的现象; 2. 补充了原有比较优势理论的不足,从需求角度解释 了国际贸易的原因,更贴近实际。 不足: 1. 年轻的理论,并不完善 2. 完全归因于需求偏好相似的贸易,有失偏颇 要素条件: 天然资源、人力资源(初级生产要素) 资本资源、知识资源、基础设施(高级生产要素) 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 优势来源: 初级生产要素和一般生产要素上的优势更容易被 复制,从而难以产生持续比较优势。 国内需求条件: 细分市场的需求、内行而挑剔的客户、预期型需求 (产品性质改善的动力从哪里来?) 相关和支撑产业: 上下游之间的优势扩散、横向上的产业分工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 组织所确定的长短期目标的协调 政府: 维持适当的竞争强度,提供基础设施 机遇: 基础技术上的更新换代 外国政府的重大决策或战争 新资源的发现 人口收入结构的长期变化 假如王熙凤一家企业的高层每小时能赚20000RMB,她特别爱吃武大郎炊饼,但她做一锅炊饼需要1小时,而武大郎做一锅炊饼只需0.3小时,他通过卖炊饼一小时能赚40RMB,但也很满足。 请问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王熙凤是否应自己来做炊饼? 自给自足和自由贸易的福利比较 练习题: 中国和美国单位时间内等量(100人)劳动生产的两种商品的数量如下: 判断两国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假如贝克汉姆踢足球每小时能赚10000英镑,同时他剪草坪的技术也很好,比他的邻居(草坪修剪工)快1倍,每小时能赚100英镑,他邻居每小时能赚50英镑。 请问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小贝是否应该自己修草坪? 一、绝对优势理论 (二) 主要内容 1. 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优势说。 一、绝对优势理论 (二) 主要内容 2.他认为各国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一、绝对优势理论 (二) 主要内容 3.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什么都生产更为有利。 绝对优势理论案例 120(人/年) 100(人/年) 英国 80(人/年) 110(人/年)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