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容化妆品行业风险提示美容化妆品行业风险提示
美容化妆品行业的法律风险
提示及其规避
经营主体风险
具体体现在:多因医生技术水平欠佳、美容手术失误、药物治疗失误、医生忽略了受术者的要求等情况产生。
1、手术者术前不征求受术者的意见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决定手术方式导致受术者心理上对所作手术无法接受.
2、由于技术上不能胜任,导致了手术台失败,并造成受术者容貌毁损。
3、由于美容手术失误,造成术后出现不应有的解剖缺损或生理功能阻碍者或其他的组织器官受损,或误伤血管,造成患者大出血死亡。
4、美容中由于用药不当或麻醉失误填充材料选择失误,造成受术者过敏性休克或使受术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5、术前消毒不严格、术中未能严格实行无菌操作或术后管理不善,造成伤口渗血感染,留下疤痕,影响术后效果或其他严重不良后果。
6、因用药不当造成美容的皮肤出现水疱、斑诊,或有明显色素沉着。
7、术前对于受术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缺乏了解,未能发现要求美容者的精神疾患,按其要求实施了美容手术,术后患者对手术效果不满意,并因此而导致精神症状加重甚至自杀。
8、医院、美容机构或医生以盈利为目的,极力鼓动顾客做某项美容手术、推销进口美容药物或其他种类的美容化妆品甚至以虚假广告骗取顾客的信任,术后顾客认为美容效果不理想。
9、不客观的新闻媒体的报道助长美容医疗纠纷的发生。近年来,有关医疗纠纷的报道中,个别是由于对真相不了解或对于医学知识的欠缺,在报到时有所倾向,也有受社会舆论的左右,认为患者是弱势群体,导致报道出现片面性。甚至有“有偿报道”、“新闻炒作”、“报道失实”等现象的存在,从而使美容医疗纠纷升级。
产品、器械风险
权利瑕疵;
美容院采购以及销售的产品,保证不能侵犯别人的商标权,否则作为销售者,将会被追究责任。
质量瑕疵;
a、使用的化妆品标签标识不规范,如国产化妆品,特别是防晒类、祛斑类等特殊用途化妆品,所标示的化妆品卫生许可证号、特殊化妆品批准文号格式不规范,进口化妆品缺少中文标签标识;化妆品利用外包装标签标识及使用说明书宣传虚假功效;部分化妆品使用说明书、标识有适应症、宣传疗效和使用医疗术语等。 b、化妆品索证工作不规范。比如,美容店未按要求索取生产厂家的卫生许可证及该产品的同年检测报告。不少化妆品存在冒用其他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号、特殊化妆品批准文号、使用过期卫生许可、一号多用等违法现象,由于信息不畅,加之索证制度尚未规范,短时间内仅通过标签标识很难查出一款产品有问题。 c、自行配制化妆品缺乏监管。美容行业历来是制假、售假、用假的重灾区,由于经营方式多种多样,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卫生监管难度较大。为增加美容效果,有些美容院在自制化妆品中添加地塞米松、氯霉素等禁用原料;有的在自制的精华素、亮肤霜、祛斑水和美白油等产品中,加大了果酸、氢醌等一些限量使用的原料,这些原料一旦添加过量,超标的铅、砷、汞、激素等有害物质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d、美容院化妆品来源不规范。目前,我国把化妆品分为三类:普通类、特殊类和进口类。国家对特殊类和进口类的化妆品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经过国家卫生部的批准,有正式的批号,才可以在国内生产流通。这样一来,很多中小型化妆品企业达不到国家的要求,想方设法伪造批号,或假冒正规产品的包装,或在正规产品中掺杂假冒化妆品。而这种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具有高风险性,在这种情况下,相对隐蔽的美容院就成了这些不法厂家的最佳选择。
经营风险
会员制办卡预收款的风险;
办卡预收款会员制,以较低折扣吸引顾客,已成为服务行业尤其是以成为美容业最常用的方法其风险表现为招聘是企业用工过程中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首要环节,招聘制度的完善是防范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第一道关。通过完善招聘的流程、修订招聘系列表格可以从源头上规范企业管理、使企业规避由招聘带来的法律风险。入职审查
招聘过程中的入职审查是对入职者的身份、履历进行核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求应聘者提供真实的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履历证明,其中履历证明是证明求职者的学习、工作经历,防止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或者负有竞业禁止义务的人员进入本企业。告知义务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负有的告知义务也是不能小觑的。《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第8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如何履行告知义务?这要求在涉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上要有合法的公示告知程序。就职担保
流动就业是当今的一个趋势,身处异乡的求职者常常是只身一人在外,对于企业来讲聘用外地的劳动者,会给企业带来无法预测的风险,如果在招聘制度的表格设计中添加一栏“紧急联系人”。要求入职者提供1-2名亲属的联系电话和住址,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会)人身险销售从业人员近年考试真题题库汇总(答案).docx
- 大队委竞选讲话稿PPT.pptx
- 毕业论文_-——汽车凸轮轴加工工艺分析.doc
- 国家安全概论-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pdf
- 2024年中国成人心肌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课件PPT.pptx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全一册义务教育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项目四 任务六 旅游娱乐(练习-解析版)-《旅游概论》 (高教社第二版)同步精品课堂.docx
-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竞赛题-20211206.docx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试行)培训课件.pptx
-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规范目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