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振动压路机驱动桥弧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失效分析
摘要:对振动压路机驱动桥弧齿准双曲面齿轮的早期失效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早期失效齿轮的金相组织进行微观检查,并对现有技术条件、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查找齿轮失效的原因,得出导致弧齿准双曲面齿轮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热处理工艺控制不当,氮碳共渗层、过渡区以及心部组织不良,齿轮表层至心部硬度分布不合理,造成了齿轮过早磨损和表层剥落。并提出减小热处理畸变及保证热处理质量的技术措施,以提高工程机械中驱动桥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弧齿准双曲面齿轮、早期失效、热处理工艺控制、氮碳共渗
下面以其中的一对齿轮为例,分析了弧齿锥齿轮的失效原因和研究结果。
1.1零件使用情况
该对弧齿轮使用在YZ10液压振动压路机驱动桥中,已运行约400h。
1.2齿轮的热处理工艺
齿轮的热处理工艺是820~860℃碳氮共渗,共渗后的热处理工艺与渗碳后的相似。
1.3啮合情况
如右图1
1.4齿轮失效的主要形式
轮齿折断
齿面点蚀
齿面胶合
齿面磨损
齿面塑性变形
该齿轮准要为齿面磨损失效。
1.5失效齿轮的外观形貌
主动齿轮的齿面出现严重磨损,齿顶磨成刀刃状,有3个轮齿的4处发生深层剥落,即局部发生大块剥落,剥落深度约等于整个硬化层的深度;
从动齿轮齿面出现严重磨损,硬化层大部分地方全部磨掉,其磨损程度凹面大于
凸面,齿顶硬化层及部分心部金属全部磨去,并有明显的断裂现象。
2.1主动齿轮的检测
2.1.1主动轮硬度检测
表层硬度约60HRC,心部硬度约36~38HRC;渗层深度为0.95~1.00mm,均符合技术要求。
2.1.2主动轮金相组织
共渗表层为密集带状的碳氮化合物,深度约为0.05mm,次层为针状马氏体和少量的残留奥氏体,无非马氏体的不良组织;
轮齿心部的金相组织为低碳马氏体,无未溶铁素体。
2.1.3主动轮共渗层显微硬度分布曲线
表层的碳氮化合物区的硬度很高,次层的少量残留奥氏体未引起硬度的明显降低,整个硬化层的硬度值及分布均良好,有效硬化层深度也较深。按此测定结果所确定的共渗层总深度约1.10mm。
综合以上分析,说明主动齿轮热处理质量较好。
2.2从动齿轮的检测
2.2.1从动齿轮硬度检测
表层硬度约60HRC,符合技术要求;
心部硬度约(28~ 29)HRC,低于技术要求的35~42HRC。
显微组织确定的渗层深度约为0.90mm,符合技术要求。
2.2.2从动齿轮金相组织
共渗表层为密集堆积状的碳氮化合物,分布深度在0.10mm以上。次层为隐针马氏体组织,再次层为点状及爪状二次碳化物加隐针马氏体和非马氏体组织。整个共渗层看不到针状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的痕迹,表明该齿轮的基体中碳氮元素的饱和度不高;
轮齿心部的金相组织为低碳马氏体及大量的未溶铁素体。
2.2.3从动轮共渗层显微硬度分布曲线
除表层碳氮化合物区具有高硬度外,其余区域的硬度值均较低,由表层的高硬度层突然降至很低硬度,而且有效硬化层深度很浅,这样的硬度分布显然是不好的。
3.齿轮早期失效原因
据上述分析,可得出该对齿轮的早期失效的原因主要是:从动齿轮的表层有密集堆积状的高硬度碳氮化合物,次表层金属的硬度很低,其支撑能力很差,在重载工作条件下,从动轮表层的碳氮化物层首先剥落(其形貌如图6所示),较软的基体金属发生快速磨损,直至报废。在此过程中,主动轮也由于啮合状态的恶化,使磨损加剧,直至硬化层减少到不能承受外加负荷时,在齿面接触应力最大的区域引起大块状的硬化层剥落而失效。
4.从动轮共渗层质量不良的工艺因素
共渗处理温度偏低,由此而引起共渗表层碳氮化合物的堆积和基体碳氮饱和度的降低;重新加热淬火时的温度偏低,致使心部出现大量的未溶铁素体,进而引起心部硬度的明显降低;在重新加热淬火时,该齿轮的共渗层发生较为明显的脱碳现象,由此引起次表层基体强度的降低。主动齿轮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多处发生的深层剥落失效表明,在啮合状态不良的情况下,即使符合技术要求的主动轮,其硬化层深度也显得不足。
5.弧齿准双曲面齿轮失效的主要形式
主动齿轮的失效为被动失效,主要表现为深层剥落或磨损,在避免从动轮过早失效的前提下,这类齿轮能够保证齿轮副的使用寿命。
从动齿轮的失效为主动失效,齿面出现严重磨损和硬化层的大块剥落及断裂,表明渗层的耐磨性和强度不足,引起从动齿轮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共渗层组织状态不良和硬度低。
5.1主动齿轮热处理工艺的评价和分析
现行的齿轮化学热处理工艺属于中温高浓度碳氮共渗工艺,是渗碳和渗氮工艺的综合,兼有两者的长处。生产单位是在吸收国内外有关同类产品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该机械产品低速、重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pptx VIP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_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__.pdf VIP
- “扬子石化杯”2024年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江苏赛区)初赛化学.pdf VIP
- 民事诉讼法中案外第三人对执行的异议之诉.pdf VIP
- 车险承保方案.pdf VIP
- “扬子石化杯”2024年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江苏赛区)初赛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临海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pdf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招聘留置看护警务辅助人员1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模电教案-李国丽.doc
- 2023版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