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剧院室内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大剧院室内设计

广州大剧院室内设计 撰文 孙大壮 范晓刚 郇强 工程名称:广州大剧院 坐落地点:广州珠江新城区 建筑设计: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事务所(英国) 建筑深化设计: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 结构设计: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 室内深化设计: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室内组 室内施工:深圳市洪涛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声学设计:马歇尔·戴声学公司(澳大利亚) 照明设计: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北京光景) 业 主:广州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 承包方: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02~2007 竣工时间:2010.04 作者单位:深圳市洪涛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摄 影:贾方 杨勇 夜色里,光从玻璃表面中透出 广州大剧院是建筑设计大师——扎哈?哈迪德女士在亚洲建成的首个大型项目,也是她本人设计生涯中第一个剧院类作品。她独具个性的设计风格,从不被传统所累。走进大剧院室内,这样的感受更加强烈。 一般的剧院会包含一个1000座以上的观众厅及400~600人左右的多功能厅(俗称小剧场),这样基本能满足各类的日常演出。广州大剧院1800座观众厅兼容了歌剧、舞剧、芭蕾舞剧、戏曲、音乐演奏等多项演出功能,而400座的多功能厅则兼备室内音乐、小型话剧、曲艺、新闻发布和演员排练等多项功能。一般剧院的建筑形态往往会将这两种观演厅包容在一座建筑中,规模宏大的国家大剧院更是将大剧院、交响乐厅、戏剧院包容在一个庞大的巨蛋内,扎哈设计的广州大剧院则将其分成两个建筑单体,恰好由于体量的原因,形成两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大“石头”内是1800座的大剧院及其配套,小“石头”内则为400座的多功能厅。扎哈的作品用色也极具个性,基本上是黑、白两色(作为中间色的灰色基本上也是取自质朴的材质本身,比如素混凝土等)。在本项目中,大“石头”外观是黑色,与室外紧密相连的室内则是黑地黑顶白墙;小“石头”外观为白色,与室外紧密相连的室内则是白地白顶黑墙。一黑一白,一大一小,在珠江新城片区中独步,在高楼林立之中发出绝响。 不同视角的外立面图 不同视角的外立面图 由于体量的原因,建筑形成两块大小不等的“石头” 主入口 剧院的观众厅在视线分析上,需要将观众坐席坡状排列,以达到每席的最佳观看效果,所以从舞台边第一排坐席到最后一排坐席的高差就相等于平时的一层楼了。一般剧院的做法是将主入口设在二层,由最后一排顺坡而下进入各自的坐席。例如上海大剧院就是通过又宽又大的室外大台阶拾级而上的。扎哈在这方面的处理也是别出心裁的,巧妙地将二层以下室外空间处理成草坡,观众是通过室外缓缓的坡道,漫步进入二层主入口的,与体量惊人、面积庞大的大台阶相比,少了些许生硬,多了些许趣味,并将一黑一白,一大一小两块“石头”巧妙地安放在草坡上,真可谓浑然一体,意趣天成。 大剧院 大石头内的大剧院,总建筑面积达59422 m2,其中包括一个1800座的观众厅及设备用房、演出用房、芭蕾舞排练厅、歌舞剧排练厅、乐队排练厅、录音棚、餐厅以及行政管理用房等。该建筑地下四层,地上七层。地面一层主要为观众次入口、贵宾主入口、演职人员入口以及道具布景装卸口等,观众主入口设在二层。 二层主入口前厅 二层主入口前厅也是俗称的“大堂”, 是大剧院独具魅力的主要空间之一,按照扎哈的设计理念,用颠覆传统的做法,将室内室外界限模糊,借助大面积的玻璃与室外景观内外交融,延续建筑外观灵动流畅的设计风格,室内仍以充满视觉张力的做法来处理墙面与廊道,构成功能交织、景观渗透的动态空间,成为观众在欣赏演出之前感受艺术氛围的场所。这种桀骜不驯、充满激情的空间设计理念,完全摆脱了以往司空见惯的横平竖直的传统做法。由于扎哈是当今为数不多的“纸上谈兵”的建筑大师,在当时真正建成的作品少之又少,散落在西班牙马德里、德国沃尔夫斯堡、奥地利茵斯布鲁克等处,建筑体量都没有广州大剧院大。在已完成的作品的室内设计中,大量使用的是素混凝土,小部分使用的是实体面材(该材料可塑性强,表面质感好,但由于是B1级材料不能满足中国的消防要求,且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需每隔5 m左右留一条伸缩缝,而广州大剧院的室内由于设计构想的光滑无缝的创新效果,并不适合用这种材料来实施)。为了将扎哈的作品落地生根,扎哈的团队与中国的建设者们通过苦苦思考积极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新路,实现了大尺度、流畅、扭动且表面光滑无缝的大体块构成。实现这一梦想,主要是选用了一种新颖的声学材料:预铸式玻璃纤维加强石膏(简称“GRG”),该材料能满足设计者的创意要求,可塑性强,能实现自由曲面,且具有较好的强度及抗冲击力,不易变形,干湿收缩率小于0.01%,会呼吸,无污染,最重要的是属于A1级防火材料,在公共空间采用完全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文档评论(0)

317shaof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