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苗族情歌题稿.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苗族情歌 张 强 摘?要:苗族情歌具有鲜明的历史时代特征和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不仅是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非常重要的文娱形式,也是目前当地社会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塑造了苗族人民的婚姻色彩和恋爱殿堂。审视台江“情歌”发展史,既有旋律优美,也有内涵深挚的艺术歌曲,如《苗族多声部情歌》,当然通俗易懂的,流传于民间的,而且又有极易为大众所接受和传唱的歌曲,如《阳春三月好风光》、《妹妹很漂亮》。作为一种极少又很独特的音乐类型,苗族情歌表现出丰富的音乐个性,始终处于发展和变化的状态,当然也面临诸多的生存危机,也带给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和众多的历史责任。苗族是一支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们与歌舞为伴,其文化丰富多彩,保存着许多原生态的艺术价值,其中就有苗族情歌,它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是苗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传承形式多是“口头相传”,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更没有文字记载,在音乐史上谱写了辉煌的壮举。苗族情歌主要分为单身歌、思念歌、求爱歌、失恋歌等,独特的和音,其和音为大三度和大六度,节拍相对自由,多以3/4、4/4、2/4和6/8混合使用,同时,它旋律自由、曲调流畅,带有浓厚的鼻腔,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苗族情歌传唱是有场合的,称为“游方坡”或“游方场”,别具地方风格,在苗族地区的村寨才有这样的场地,而且都是固定,是苗族青年男女婚恋的媒介,男女双方缘于爱慕而互相对唱的苗歌称为情歌或“游方歌”,苗族情歌是台江地区苗族人民最古老的歌曲之一,它与苗族人民生活并生并传,是嘴边“活着的历史”,谱写了千百年来美妙的“爱情故事”,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化石”,古老的东方姊妹节都以“游方歌”为主戏。台江县素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因此,对台江苗族情歌的研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关键词:历史价值;艺术人文气息;生存危机及传承????????? 前?言 古往今来,苗族是一支能歌善舞的民族,许多村民古寨较好的保留了优秀而古老的原生态音乐文化,其中之一最具代表性的音乐符号:苗族情歌,堪称无字音乐上的一朵奇葩。苗族情歌在我国民族乐坛上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当地特为突出,它所反映的都是普通苗族群众实实在在的生活形象,刻画了深深地“活着的历史化石”。三十年前,各村各寨十八九岁的少男少女几乎没有不会唱的,在台江就有人们所传唱的苗族情歌——《站在高高的苗岭上》:“站在高高的苗岭上,眺望四方的青山秀水,座座苗寨美如画,条条江河似飘带,任妹嫁到哪一方,哪方景色都一样”,歌曲的背景主要是男女双方纷纷来到寨中的游方场,选上自己的意中人,用歌试问着对方,是否诚心有意来相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新农村建设打破了原有的古寨面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等新思潮新观念的“入侵”,以及新型文化的向前推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生活交往与融合,使部份民族文化习俗随之改变与同化。特别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打工潮”的冲击,电视、录相、歌舞厅等现状文化生活的渗透,使相当部份的口传文学、刺绣等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濒临消失与失传的危险境地。如在台江县八个乡镇中,基本还能传唱古歌仅有施洞、老屯、革一、台盘等乡镇的部份村寨还能传唱,且是极少数。因此很大程度上导致原生态的苗族文化变向发展甚至停滞不前,都在考验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一方面,古老的苗族情歌产业链没有形成,而且从事古歌的的技术人员其民族文化的专业程度不高,技艺人员主要是高龄化、低学历的农村妇女为主。另一方面,一些歌曲面临丢失,甚至已经失传,精通情歌的人士年龄均在五六十岁以上,年轻人多以新思潮新观念为主,不愿承接传统文化,甚至从思想上觉得是一种蒙羞,存在抵触的心理状态,使情歌失去生存的土壤,导致民间艺术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伴随着现代音乐的冲击,苗族音乐又是口头上的“五线谱”并无书面文字所记载,目前,只有当地上年纪的老人才能即兴说唱,当然也有后现代式的情歌,力量很小,所涉及的面仅限于兴趣似的网络群,并没有实质性的继承和发展演变。同时,群众对本土文化的保护意识及其落后,导致有价值的民间艺术不断失传;此外,在传承上出现断代的现象愈发严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出于工作需要极少回到故里,更不可能发扬和继承祖传文化。本文中,笔者对台江当代“苗族情歌”进行了辨析与界定,同时分析论证了“苗族歌曲”在当代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质和审美内涵。当然,本文的研究也仅仅是一种尝试,在如何进一步推进台江县内未来“苗族歌曲”的创作、演唱和传播,如何在当前黔东南地区文化构建的视野下推动“苗族歌曲”理论研究等问题上,均待有识之士进行关注。 一、苗族情歌概述?? ?古老的东方姊妹节都以“情歌”为主戏,姊妹节的前身是坡会;苗族坡会,是指在每年春季的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这段时间内,每天一个坡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