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时同步检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时同步检测.doc

绝密★启用前 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甄选/箴言 聒噪/恬淡 干劲/强劲 B.缄默/信笺 谄媚/胡诌 屏障/屏除 C.掠影/虐待 舐犊/胼胝 稽查/稽首 D.花蕾/擂鼓 校正/比较 装载/记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倒记时 朝阳辉映 举国观注 直刺九霄 B.著陆场 明枪暗箭 不胜枚举 大形实验 C.催化剂 反回技术 九天揽月 预订轨道 D.新纪元 响彻全球 漫漫征程 通信设施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他平时省吃俭用,把全部 都捐给了灾区和希望工程。 (2)你这番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我得好好 一下。 (3)前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可灾区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 了重重难关,恢复了家园。 A.结余 捉摸 度过 B.节余 捉摸 渡过 C.节余 琢磨 渡过 D.结余 琢磨 度过 4.把下列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我国于11月1日成功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将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升空32天后与之实现空间交会对接。 5.有位游客想从汽车站乘坐公交车前往仙都山游览,请你根据下面的公交车线路表,用简明的语言告诉他该如何乘车。(不超过40字) 1路:赤水街—图书城—大马戏团—东方小区—世纪公园—南麓路 2路:云山路—汽车站—花园口—图书城—闽都新村—电信公司 3路:世纪公园—少年宫—东麓路—宝山花园—仙都山(电视台)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6~8题。 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1986年的春天,可能来得比哪年都早。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 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要研究出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中国已经有了解决的基础:从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至今,“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形成五大型谱,成功发射了60多次,其中“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达百分之百,“长征”三号乙火箭可以把重达5吨的卫星送上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早在70年代,中国就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1980年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已经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里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仅仅一年零一个多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神舟”二号飞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